《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是201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拥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
- 作 者: 吴拥政
- 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0-01
图书信息
作 者: 吴拥政 着 丛 书 名: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ISBN:9787505899667出版时间:2010-10-01版 次:1页 数:283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包括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研究进展和《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定位、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理论分析、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实证方法分析等内容。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吴拥政,1971年4月生,男,土家族,湖南慈利县人,经济学博士,讲师。1995年毕业乾湖南师範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统计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範大学数计学院专任教师。目前,主持完成湖南师範大学青年基金项目l项,主持在研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l项。参与完成厅局级、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各2项。参与在研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l项。仅在国内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类学术期刊发表中文论文20余篇。
·查看全部>>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实证方法与计算软体背景
1.2 选题意义、基本思路和内容安排
1.2.1 选题意义
1.2.2 基本思路
1.2.3 内容安排
1.3 基础理论概要与基本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创新尝试
第2章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研究进展和本书定位
2.1 国外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研究经典文献的回顾
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研究的历史渊源与理论积累
2.1.2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金融促进论的演变
2.2 国内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研究主要文献的回顾
2.2.1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研究的启动与推进
2.2.2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2.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国内套用研究的兴起
2.3.1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2.3.2 国内基于分工理论视角经济金融领域套用研究的兴起
2.4 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主流研究文献述评
2.4.1 主流文献的数据尺度、实证目标和分析方法
2.4.2 主流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和本书研究的视角定位
2.5 小结
第3章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理论分析
3.1 劳动分工:从古典、新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
3.1.1 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分工的妙察洞见
3.1.2 新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分工的逐步迴避
3.1.3 阿伦·杨格对劳动分工的拨云见日
3.1.4 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分工的现代复兴
3.2 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直观描述与基本特点
3.2.1 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直观描述
3.2.2 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本特点
3.2.3 新兴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根本区别
3.3 新兴古典内生经济成长理论
3.3.1 交易效率改进、劳动分工演进与经济成长过程的直观描述
3.3.2 交易效率与劳动分工在经济成长理论中的忽略和回归
3.3.3 新兴古典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理解
3.4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原理的金融发展分析.
3.4.1 经济与金融分工演进的动态机制
3.4.2 分工演进和金融产品创新与发展的动态机制
3.4.3 分工演进和金融组织创新与发展的动态机制
3.4.4 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劳动分工从而促进经济成长的内在机制
3.5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成长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图景
3.5.1 多区域尺度金融成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图景的分析框架含义
3.5.2 多区域尺度金融成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图景的启发性结论
3.6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实证研究的假设、方法和内容
3.6.1 实证研究的基本假设
3.6.2 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
3.6.3 实证研究的重点内容
3.7 小结
第4章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实证方法分析
4.1 时间序列与面板数据的时间维度关联性分析方法
4.1.1 时间序列数据的时间维度关联性分析方法
4.1.2 面板数据的时间维度关联性分析方法
4.2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通径分析方法
4.2.1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原理
4.2.2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通径分析:静态模型
4.2.3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通径分析:动态模型
4.3 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空间统计计量分析
4.3.1 空间统计的基本思想、概念与方法
4.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4.3.3 横截面数据的空间线性回归分析
4.3.4 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时间与空间依赖性的单方向拓展
4.3.5 面板数据模型:时间依赖性和空间依赖性的整合分析
4.4 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模型
4.4.1 横截面数据的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
4.4.2 纵向数据的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Koenker惩罚估计
4.4.3 面板数据的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Canay两步估计
4.5 横截面数据的分层线性回归方法
4.5.1 分层数据结构:现象、概念与方法
4.5.2 分层线性模型的基本形式:简单的两层模型
4.5.3 分层线性模型的套用:组织模型与成长模型
4.6 小结
第5章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时间维度关联性实证分析——平稳性、协整性与因果性检验
5.1 基于国家级区域尺度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5.1.1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变数与数据
5.1.2 基于原始变数和各类主成分得分变数的单位根检验
5.1.3 基于主要变数的向量协整性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5.1.4 基于主要变数的格兰杰因果关係和即时因果关係检验
5.1.5 基于主要变数的脉冲回响和方差分解分析
5.2 基于省级区域尺度面板数据的分析
5.2.1 省区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变数与数据
5.2.2 省区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重要原始变数面板单位根检验
5.2.3 省区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重要原始变数面板协整检验与估计
5.2.4 省区金融发展与分工演进的PVECM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关係检验
5.3 小结
第6章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时间维度关联性实证分析——静态和动态的通径分析
6.1 基于国家级区域尺度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6.1.1 模型、变数、数据与计算软体选项的基本说明
6.1.2 多潜变数的静态通径分析
6.1.3 双潜变数的动态通径分析
6.2 基于省级区域尺度横截面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6.2.1 模型、变数、数据与计算软体选项的基本说明
6.2.2 省区“变数细分数据通径分析”的多潜变数静态模型
6.2.3 浙湘两省时间序列数据通径分析的静态与动态模型
6.3 小结
第7章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空间维度关联性实证分析
7.1 省级区域分工演进、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空间统计分析
7.1.1 变数、数据与空间统计计算的基本说明
7.1.2 经济成长的单变数空间统计数据探索分析
7.1.3 金融发展的单变数空间统计数据探索分析
7.1.4 分工演进、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的双变数空间统计数据探索分析
7.1.5 基于横截面数据的空间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7.2 地级区域分工演进、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空间统计分析
7.2.1 变数、数据与空间统计计算的基本说明
7.2.2 金融发展和经济成长的空间统计数据探索分析
7.2.3 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的空间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7.3 湖南省县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空间统计分析
7.3.1 变数、数据与空间统计计算的基本说明
7.3.2 金融发展和经济成长的空间统计数据探索分析
7.3.3 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的空间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7.4 小结
第8章 中国多区域尺度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时空整合关联性实证分析
8.1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8.1.1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设定与估计方法
8.1.2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面板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8.1.3 省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时空关联性的阶段差异分析
8.1.4 省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时空关联性的行业差异分析
8.1.5 省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时空关联性的静态整合分析
8.1.6 省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时空关联性的动态整合分析
8.1.7 地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时空关联性的地带性差异分析
8.2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
8.2.1 模型设定、变数数据与估计计算的基本说明
8.2.2 基于地级区域混合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
8.2.3 基于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
8.2.4 基于地级区域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
8.3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关係的分层线性模型分析
8.3.1 模型设定、变数数据与估计计算的基本说明
8.3.2 省级区域金融发展(INSD)与经济成长分层线性模型分析
8.3.3 省地两级区域金融发展(FIR)与经济成长分层线性模型分析
8.4 小结
第9章 研究的基本结论和后续探索方向
9.1 研究的基本结论
9.2 研究的后续探索方向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