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区(Tai Po)是香港十八区的其中一区,位于新界的东部,範围包括大埔、大埔滘、汀角、船湾、以及部份的西贡半岛北部地方,总面积约为 14,800 公顷,是香港的第二大行政区域。大埔区位处新界中部,南起大埔滘,北至八仙岭,西濒大刀屻,东跨吐露港,包括对岸西贡北的十四乡、黄竹塱及离岛塔门、平洲、赤洲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大埔文武庙
- 地理位置:香港大埔区太和市富善街
-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14800 公顷
- 建造时间:1891年
- 级别:香港法定古蹟
简介
大埔文武庙位于香港大埔区太和市富善街。门额:“文武二帝庙”,木联:“文昭日月;武镇山河。”
大埔文武庙

历史沿革
建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由当时的七约乡民集资兴建,作为七约乡公所办事处;至1954年新乡公所落成后,该庙改为供奉文武二帝。
文武庙内供奉神像原木牌,1985年改为文武二帝圣塑像。
该庙于1984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蹟。
建筑特色
该座文武庙,是新界首座受保护的建筑物,亦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庙宇的清静。庙内採用对称布局,中轴两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门入口,第二部分是露天庭园及偏厢,第三部分是大殿。庙宇的入口以青砖和磨光花岗石块筑成,两道侧墙及屋脊均有灰泥悬饰,屋顶边缘的檐板更是典型新界建筑物的特色。中庭两侧共有八个厢房,入口两侧的厢房,曾是乡绅旅客旅经大埔时度宿的地方。
历史文物
庙中新旧碑记均为研究大埔早期历史文献。内有1902年(光绪廿八年)铸造香炉。殿前横樑悬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之“一心千古”木匾。殿前柱上为1893年(光绪十九年)木联:“德耀中天,翰墨流香昭日月;功崇外域,英风义勇富乾坤。” 殿内神龛中奉“九天开化文昌帝君”,“敕封忠义关圣帝君”。龛联:“六府高居,万古文章留翰墨;三分平定,千秋武烈壮乾坤。”左旁为“福德龙神位”,右旁有剑鱼喙骨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