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输卵管峡

(2020-04-05 05:11:18) 百科综合

输卵管峡

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连于子宫底的两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输卵管峡
  • 形态:峡部直而短,占据输卵管内1/3段
  • 直径最小:0.9mm
  • 直径最大:2mm

简介

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其子宫部与输卵管壶腹之间的一段称输卵子管峡,紧接子宫壁外面,细而直,血管分布较少,输卵管结扎术常在此进行。

形态

输卵管峡部:由子宫壁向外延伸的部分为峡部(isthmic portion)。峡部直而短,占据输卵管内1/3段,约长2~3cm,从子宫外侧角水平向外延伸,达卵巢下端附近,内接输卵管子宫部,外连输卵管壶腹。此部短而细直,壁厚腔窄。输卵管峡部管腔直径最小0.9mm,最大达2mm。
输卵管峡部肌层较厚,由内纵、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组成,中层环行,与环绕输卵管的血管平行;内层又称固有层,从间质部向外伸展1cm后,内层便呈螺旋状。肌层有节奏的收缩可引起输卵管由远端向近端的蠕动。黏膜皱摺减少,纤毛细胞仅占上皮细胞总数的20%~30%。输卵管峡部横断面可见管腔呈不规则形,黏膜皱襞明显,上皮为单层柱状,固有膜较薄,中为肌层,最外层为浆膜。

特点

输卵管峡部的神经分布与其他器官一样,是沿输卵管血管行走,但大多数神经分布在输卵管肌层中,且各个节段分布不一:①在壶腹部,薄弱的肌层中神经极少,且以血管舒缩纤维为主;②至峡部则神经总数显着增加,其中大多数纤维供应肥厚的环形肌层,当接近输卵管间质部时,神经纤维略有减少;③至间质部肌层,神经纤维进一步减少,但仍较其周围子宫底部平滑肌中的神经纤维为多。正是由于输卵管峡部具有肌层肥厚和大量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特点,故峡部被视为一种具有肾上腺素能的括约肌。

检查

1.通水(通液)检查
输卵管通水是将一根管子与被检查者宫腔相连,然后通过管子注射药水20ml,药水一般是生理盐水加上抗生素。药水从子宫腔里流经输卵管,最后到达盆腔。在注水的过程中,如能顺利无阻力地推注入全部20ml溶液,放鬆针管后又无液体回流入针筒,提示溶液已通过子宫腔、输卵管腔进入腹腔中去,表明输卵管通畅;如阻力很大,放鬆针管后有10ml以上的溶液回流入针筒,表明输卵管阻塞不通;如虽有阻力,尚能注入大部液体,仅有少量回流,表明输卵管通而不畅。
2.输卵管造影检查
经X线的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从萤光屏和X光照片上看到子宫腔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输卵管的形态。
通畅者,影像延伸到输卵管伞连线埠外,X光片上并可同时看到造影剂在盆腔的弥散。如有输卵管堵塞的症状,可明确显示输卵管堵塞部位、程度及性质。此方法还可辨认子宫内膜情况、输卵管和盆腔的结核病变情况,是目前诊断输卵管通畅性最可靠的方法。
3.腹腔镜检查
通过子宫导管向子宫腔注入色素液如美蓝,经腹腔镜观察美蓝经输卵管伞端溢入盆腔,即为通畅;如有输卵管近端堵塞(输卵管间质部及峡部),则见不到美兰液经输卵管伞端溢入腹腔;如为输卵管远端堵塞(输卵管壶腹部及伞部)则可见输卵管伞端增粗并蓝染,但没有美蓝流体流自输卵管伞端并流入腹腔,可认为输卵管堵塞。

不孕因素

(1)输卵管发育不良:发育不良的输卵管肌层菲薄、纤细,不利于受精卵的运送,易发生宫外孕。先天性输卵管遣返扭曲或者螺旋状的输卵管亦容易导致不孕。先天性输卵管峡部缺损,可能系胎儿早期输卵管扭转后闭塞萎缩所致。
(2)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3)输卵管息肉。阻塞管腔,精卵难以结合。
(4)输卵管炎:①化脓性输卵管炎②摆结核性输卵管炎③臂淋菌性输卵管炎。
(5)输卵管功能障碍:输卵管间质部或峡部肌肉痉挛性收缩引起的输卵管痉挛,是造成功能性不孕原因之一。此外,输卵管肌肉蠕动失调、张力过低、纤毛活动不良等均能妨碍输送孕卵,故输卵管分泌功能不全亦可能影响受精。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