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竹四首》是清代顾景星所作的七言绝句。顾景星(1621~1687) ,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清代文学家。蕲竹又名笛竹,是竹中良材,作品共四首,通过颂竹,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出力的志向,同时,更渴望有一个清平的政治环境,能像朱元璋皇帝一样反对横徵暴敛,严惩贪官,表露出了故国之思。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蕲竹四首
- 创作年代:清代
- 作者姓名:顾景星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蕲竹四首》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顾景星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蕲竹四首
【其一】
蕲竹能吹彩凤鸣,弥筠纤簟胜桃笙。
只因兵火摧残尽,寻遍空山无一茎。
【其二】
(原文暂缺)
【其三】
(原文暂缺)
【其四】
不是淇园百万材,枉教斤斧伐千堆。
曾闻高帝轻方物,簟笛休令进得来。
作品注释
蕲竹:又名笛竹,一种稀少的良种竹,仅湖北省蕲春县山区有少量生长。蕲竹小如大拇指粗,大如酒杯口粗,用途广。《广群芳谱》载:“蕲竹出蕲州。以色莹者为簟,节疏者为笛,带须者为杖”。用它做笛,音韵清柔。用它编织竹蓆——“蕲簟(diàn)”,是千古一绝。蕲簟精美柔细,质软如锦,摺叠似布,卷收似筒,色净藏节,结实凝滑,清凉吸汗。唐代韩愈在收到好友郑惠章赠送的蕲簟之后,作《谢郑公惠簟》:“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环奇”。唐代白居易、元稹(元九,元稹在家排行老九,世称元九),开罪朝延,白被贬为江州(九江)司马,元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白居易买得蕲簟一床,寄给通州的元稹,附《寄蕲州簟与元九》诗一首:“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织成双人簟,寄与独眠人。卷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滑如铺薤叶,冷似卧冰鳞。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明末战乱,左良玉军入蕲“尽伐蕲竹”,几乎绝种。现只少量生长。
不是淇园百万材:意谓,蕲竹虽然不像淇园的竹子那样多,那样高质量。
枉教斤斧伐千堆:诗人自注:左宁南(即宁南侯左良玉)取蕲竹伤人并他竹尽伐。枉教,原为敬辞,犹言屈尊赐教。这里为诙谐用语。斤斧,斧头。
高帝:指朱元璋。中国第二个平民皇帝,曾反对横徵暴敛,严惩贪官。
方物:本地产物,土产。
作者简介
顾景星(1621~1687) ,清代文学家。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康熙己未(1679)荐举博学鸿词,称病不就。顾景星记诵淹博,词作及诗文皆名于当时。他有些词里透露出故国之思,黍离之痛。着有《白茅堂集》、《白茅堂词》、《读史集论》、《□池录》、《顾氏列传》、《南渡来耕集》、《李时珍传》等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