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微生物基础技术(第二版)》是2014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榆梅。
基本介绍
- 书名:药学微生物基础技术(第二版)
- 作者:李榆梅
- ISBN:978-7-122-19359-9
- 页数:207页
-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K 787×1092 1/16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两大项目集。基本技能训练项目集含4个项目,内容包括清洗与包扎、消毒与灭菌、镜检、染色等基本技能;专项技能训练项目集包含10个项目,内容包括接种、分离与培养及诱变技术,分布测定,体外抗菌,卫生学检查,中药霉变检查与防治,细菌生化检验,抗生素效价测定,菌种保藏,血清学试验等专项技能以及常用仪器的使用技术。
目录
基本技能训练项目集1
项目一常用清洗、包扎技术2
模组一技术安全常识2
一、清洗2
二、包扎2
三、注意事项2
四、常用玻璃仪器、用具的品种及规格3
五、配製洗涤剂的常用试剂3
模组二玻璃器皿的洗涤、乾燥和包扎3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3
二、玻璃器皿的乾燥4
三、玻璃器皿的包扎4
模组三常用洗涤液配製使用技术4
一、铬酸洗涤液的配製与使用4
二、酸和硷的使用5
三、肥皂和其他洗涤剂的使用5
模组四必备知识5
一、微生物的概念5
二、微生物的种类5
三、微生物的命名7
四、微生物的作用7
扩展知识8
操作与练习9
项目二消毒与灭菌技术11
模组一湿热灭菌技术11
一、流通蒸汽法11
二、间歇灭菌法11
三、高压蒸汽灭菌法11
模组二乾热灭菌技术13
一、焚烧与灼烧13
二、乾热灭菌法13
模组三其他灭菌技术14
一、低温抑菌法14
二、巴氏消毒法15
三、煮沸法15
四、辐射法15
五、渗透压法16
六、机械除菌法16
模组四相关设备标準与操作规程17
一、机动门纯蒸汽灭菌器标準操作规程17
二、手提压力蒸汽消毒器标準操作规程(见高压蒸汽灭菌法)18
三、立式自动蒸汽消毒器标準操作规程18
模组五必备知识——消毒与灭菌18
一、控制有害微生物的重要性18
二、灭菌与消毒的基本概念19
三、灭菌与消毒方法简介19
扩展知识21
操作与练习22
项目三镜检技术24
模组一光学显微镜24
一、构造24
二、工作原理25
三、操作方法26
四、注意事项27
五、维护方法27
模组二光学显微镜镜检技术28
一、霉菌观察技术28
二、酵母菌观察技术29
三、放线菌观察技术29
四、油镜使用技术(细菌观察技术)30
模组三必备知识——认识微生物31
一、真菌31
二、细菌36
三、放线菌38
四、螺旋体41
五、支原体42
六、衣原体42
七、立克次体43
八、病毒43
扩展知识45
操作与练习45
项目四染色技术47
模组一无菌操作及染色标本的製备技术47
一、概念47
二、无菌操作法47
三、染色标本的製备50
四、注意事项50
模组二染色技术50
一、单染色法50
二、复染色法(革兰染色)51
模组三必备知识——细菌及染色52
一、染色目的52
二、染色原理52
三、细菌的结构52
四、细菌的生长曲线56
扩展知识57
操作与练习57
总结基本技能训练项目集59
专项技能训练项目集61
项目五接种、分离与培养及诱变技术62
模组一培养基的配製62
一、操作目的62
二、操作原理62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62
四、操作方法63
五、注意事项65
模组二接种技术66
一、操作目的66
二、操作原理66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66
四、操作前準备66
五、操作方法66
六、注意事项68
模组三分离培养技术68
一、操作目的68
二、操作原理68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68
四、操作前準备69
五、操作方法69
六、注意事项71
模组四诱变技术72
一、操作目的72
二、操作原理72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72
四、操作前準备72
五、操作方法72
六、注意事项73
模组五必备知识73
一、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73
二、微生物的菌种选育75
三、微生物的人工培养76
扩展知识79
操作与练习80
项目六微生物分布测定技术82
模组一空气中微生物分布测定技术82
一、操作目的82
二、操作原理82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82
四、操作前準备83
五、操作方法83
六、注意事项83
模组二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检测技术83
一、操作目的83
二、操作原理83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84
四、操作前準备84
五、操作方法84
六、注意事项86
模组三皮肤、口腔中微生物分布测定技术86
一、操作目的86
二、操作原理86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86
四、操作前準备87
五、操作方法87
六、注意事项87
模组四从土壤中分离和纯化放线菌技术88
一、操作目的88
二、操作原理88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88
四、操作前準备88
五、操作方法88
六、注意事项89
模组五微生物数目直接测定技术89
—、操作目的89
二、操作原理89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90
四、操作方法90
五、注意事项90
模组六微生物大小测定技术90
一、操作目的90
二、操作原理91
三、所用器材及试剂91
四、操作方法91
五、注意事项92
模组七必备知识——微生物分布知识92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92
二、微生物在正常人体中的分布93
三、製药设备、原料、操作人员、包装、厂房建筑的要求94
扩展知识98
操作与练习100
项目七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技术102
模组一体外抑菌技术102
一、稀释法102
二、琼脂扩散法103
模组二杀菌试验技术104
一、最小致死浓度的测定104
二、活菌计数法105
三、化学消毒剂效力的测定105
模组三联合抗菌试验技术106
一、纸条试验106
二、梯度平板纸条试验106
三、棋盘格法106
模组四必备知识107
一、概述107
二、影响抗菌试验的因素108
扩展知识108
操作与练习109
项目八药物卫生学检查技术111
模组一无菌室要求111
一、无菌室111
二、无菌室的準备工作112
模组二注射液无菌检查技术112
一、基本原则112
二、基本方法112
三、结果判断113
四、注意事项113
模组三口服液中细菌总数测定技术113
一、基本原则113
二、基本方法113
三、结果判断114
四、注意事项114
五、培养基稀释法114
模组四口服液中霉菌、酵母菌总数测定技术114
一、基本原则114
二、基本方法114
三、结果判断115
四、注意事项115
模组五口服液中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技术115
一、基本原则115
二、基本方法115
三、结果判断116
四、注意事项116
模组六中药活螨检查技术116
一、基本原则116
二、基本方法117
三、结果判断117
四、注意事项117
模组七必备知识117
一、药品卫生学检验的质量保证117
二、药物中的微生物117
三、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118
四、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119
五、热原质119
六、螨类概述120
扩展知识120
操作与练习121
项目九中药霉变检查与防治技术123
模组一入库验收检查方法123
一、入库验收123
二、在库检验123
模组二分类检查方法124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检查124
二、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的检查124
三、花类药材的检查125
四、全草及叶类药材的检查125
五、茎、皮、藤木类药材的检查125
六、动物类药材的检查125
模组三防止药材霉变的方法125
一、乾燥防霉法126
二、冷藏防霉法127
三、蒸治防霉法127
四、药物防霉法127
模组四必备知识——中药霉变及其危害127
一、引起中药霉变的微生物127
二、霉菌对中药商品的危害性129
扩展知识130
操作与练习131
项目十细菌生化检验技术132
模组一常用的生化试验方法132
一、糖代谢试验132
二、 胺基酸和蛋白质试验133
三、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135
四、酶类试验135
模组二必备知识——细菌生化检验136
一、概述136
二、类型136
扩展知识137
操作与练习138
项目十一抗生素效价测定技术139
模组一发酵技术要点139
一、发酵的概念139
二、发酵的类型140
三、发酵的一般工艺142
四、常见发酵医药产品142
模组二抗生素效价测定技术142
一、材料142
二、方法143
三、注意事项144
模组三必备知识——抗生素效价144
一、抗生素144
二、抗生素的效价和单位146
三、二剂量法146
扩展知识148
操作与练习148
项目十二菌种保藏技术150
模组一斜面低温保藏技术150
模组二液体石蜡保藏技术150
模组三砂土保藏技术151
模组四冷冻真空乾燥保藏技术151
模组五液氮低温保藏技术152
模组六菌种退化与复壮153
模组七必备知识154
一、微生物的营养154
二、微生物的生长155
三、菌种保藏的目的和任务155
四、菌种保藏的管理程式156
五、菌种保藏机构156
扩展知识156
操作与练习157
项目十三常用血清学试验技术158
模组一血清学试验方法158
一、凝集试验158
二、萤光抗体检查法159
三、酶免疫测定160
模组二必备知识162
一、免疫学基本概念简介162
二、超敏反应165
三、血清学试验165
扩展知识168
操作与练习168
项目十四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使用技术170
模组一常用仪器的使用170
一、培养箱170
二、电热恆温水浴箱172
三、电热恆温乾燥箱173
四、电冰柜174
五、高压蒸汽灭菌器175
六、净化工作檯(超净工作檯)176
七、暗视野显微镜177
八、萤光显微镜177
九、显微摄影装置179
十、普通离心机181
十一、电动匀浆仪182
十二、薄膜过滤装置182
十三、Microfil无菌检验系统(微检过滤系统)183
十四、生物安全柜184
十五、RXH系列百级净化热风循环烘箱184
模组二必备知识——常用仪器及注意事项185
一、常用仪器185
二、注意事项185
扩展知识185
操作与练习186
总结专项技能训练项目集188
附录191
参考文献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