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学》由赵远、张崇淼主编,首先介绍了微生物的性状和分类、微生物的生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及微生物的生态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之后介绍了水处理工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与套用,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及套用,水体富营养化和脱氨除磷技术,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及去除,以及生物修复技术。《水处理微生物学》在提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下,结合**前沿技术,编入更多的案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内容更加简单易懂,实用性更强。本书可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微生物处理工程
- 对应:微生物
- 对象:状况发展
- 对象:细胞工程、酶工程
科技
微生物处理工程的状况发展,近些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并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指出
所谓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製造工业产品。简言之,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命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的过程。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或称遗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就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剪下组合,并和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的DNA连线,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或微生物内表达,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有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套用于医药产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生物製药也得以迅速发展。生物製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套用到药物製造领域的过程,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即利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对DNA进行切割、插入、连线和重组,从而获得生物医药製品。生物药品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为起始材料,採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製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而製成的生物活化製剂,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血清、血液製品、免疫製剂、细胞因子、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品(DNA重组产品、体外诊断试剂)等。
人类已研製开发并进入临床套用阶段的生物药品。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诊断试剂。生物科技这些产品在诊断、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保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