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一掬尘土(伊夫林·沃创作长篇小说)

(2019-12-25 11:13:13) 百科综合
一掬尘土(伊夫林·沃创作长篇小说)

一掬尘土(伊夫林·沃创作长篇小说)

《一掬尘土》(也译为《窗外有情天》)是英国作家伊夫林·沃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

该书以男主人公汤尼的遭遇贯穿始末,直至小说的末尾,海顿庄园里新立起的一块碑,让一切化为虚幻。

该书表现了人在社会中无从找寻自己的精神价值的无奈和伤感。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一掬尘土
  • 外文名称:A Handful of Dust
  • 作品别名:窗外有情天
  •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 作者:【英】伊夫林·沃
  • 首版时间:1934年
  • 字数:180000

内容简介

小说《一掬尘土》的开端部分便描绘了所谓的“文明社会”以及人们的虚伪。英国上流社会的汤尼与布兰达·拉斯特夫妇,住在乡间哥德式建筑的海顿豪宅中,原是人人称羡的一对美满夫妻,但是,个性上极大的差异使两人生活起了变化。
汤尼在豪宅里自得其乐,鲜与他人交际,过着如隐士般的生活,而单调的日子却使得布兰达逐渐感到厌倦。某天汤尼的友人约翰·毕沃尔来访,终使布兰达下定决心摆脱枯燥的生活来到伦敦。她先租了间小公寓,滞留在这社交频仍的大都市之中,而且渐渐爱上比她年纪小的毕沃尔,追求着浪漫的恋情。毕沃尔可以说是既无个性魅力又无财产靠山,汤尼对此既迷惑不解又不知所措。原本维繫拉斯特夫妇关係的儿子安德鲁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死去,二人的关係正式破裂。汤尼为了摆脱布兰达的背弃之痛,与仅有一面之缘的探险者远道巴西。

作品目录

第一章 在比弗家那边
第三章 汤尼的厄运
第五章 寻找一座城市
第七章 英国哥德式建筑III
第二章 英国哥德式建筑
第四章 英国哥德式建筑II
第六章 在托德家那边

创作背景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的资本主义危机就在不断地加深,农业危机日渐加剧,工人罢工接连不断,就连昔日引以为豪的工业也在逐渐丧失竞争优势。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更是标誌着英国历史上资本主义相对兴盛稳定时期的彻底结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到处充斥着经济危机、政治迫害、失业、抢劫、吸毒、种族歧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上层社会在精神、信仰方面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稳定感和自信心开始动摇了。这就是二十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特有的现象—社会中充斥着矛盾,宗教己失去其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原有的道德标準己经坍塌,传统的思想观念逐渐被新的思想所取代,社会犹如荒原一般没有任何希望和出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伊夫林创作了《一掬尘土》。

人物介绍

汤尼
小说男主人公汤尼,生性温和,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常常自得其乐,鲜与他人交际。几年的乡间婚姻生活使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幸福和适合于自己的生活。就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妻子已经厌倦了乡间生活,而他本人也被妻子称为“疯狂的老封建”,他已不再能够适合妻子的口味了。汤尼没有觉察到,当他的朋友毕沃尔先生应邀到家里做客时,妻子布兰达是多幺奇怪地渴望着这位客人的到来。汤尼没有想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使他与妻子越走越远。汤尼是该小说中唯一的一个把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联繫在一起的人。他是如此地天真,认为爱情能够永久;他是如此地容易轻信他人,让朋友陪伴爱妻。他是值得受人尊敬的,但他只是自然的创造物,而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境况。
布兰达
布兰达是小说中很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她性格外向,爱自我表现,喜欢热闹,酷爱社交,与她的丈夫汤尼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她的物质生活来源基本依赖丈夫,在去伦敦购物时,她也很少为丈夫买他爱吃的莫克姆湾小虾,而只是偶尔“为汤尼买一小罐莫克姆湾小虾作为惊喜”。“有一段时间,好几天,当她从伦敦市中心回到乡间的海顿豪宅中,她早已疲惫不堪,好像一个流浪儿,整个人像是魂脱了壳,只能坐在火炉旁抿一点茶加麵包,几乎活不成了,直到汤尼过来把她抱起来送到床上。”虽然她人已回家,但心正在寻求花花世界的新的生活,而且早已飘到伦敦去了。实际上,真正使布兰达感到‘疲惫不堪”的是在乡村的生活,在这里,她觉得像是“一个流浪儿”,并且“几乎活不成了”。
约翰·毕沃尔
约翰·毕沃尔是汤尼的朋友,他和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以及男女主人公的夫妻关係都有着密切的联繫。他毫无个性魅力,而且既无财产又没靠山。虽然在波莉夫人的聚会上没有人知道他是谁,而且似乎也没有人喜欢和他说话,但他却很乐意陪在布兰达身旁。他一直渴望能参加贵族的聚会,结识一些尊贵的人,“按照他的看法,布兰达的这些老朋友都是在社会上值得敬仰的人,并且他也很高兴能够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他羡慕他们的优雅,还儘量找机会和他们说话,这在他看来是“从未有过的幸福”。虽然他也有自己的家庭,还得到了好友汤尼的信任,但却充当了布兰达的情人,遵从着布兰达的“命令”,每次伤心时都能从布兰达慰藉的话语中得到满足。实际上,毕沃尔和布兰达在一起,是因为他看中了她的贵族朋友和她丈夫留给她的财产。但毕沃尔的出现确实使汤尼与布兰达的夫妻关係慢慢地瓦解了。知道了他的心理和他所追求的梦想,不难想像,当布兰达离开了她的丈夫并且失去了她的贵族朋友和她优越的物质生活后,毕沃尔与她的浪漫爱情会持续多久。他最终使布兰达失去了高贵的生活,使她的梦想离她越来越远。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这部小说犀利地指出所谓“文明”的伦敦社会的野蛮和小说中男主人公在南关丛林中遭遇到的残忍,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相似性。伊夫林·沃将小说的名字取作“一掬尘土”是有它的内涵的。小说的名宇源于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一掬尘土”与艾略特在这首长诗中所描绘的荒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有着相似的含义。
小说展现了一种对于绝对腐败世界的厌恶情绪,在伦敦的社交界里,到处充斥着麻木与虚伪,邪恶与美德之间的差别在闲言碎语的泛滥中己不复存在。布兰达同毕沃尔之间的姦情似乎并不是什幺罪恶,也没有什幺不光彩的,只是为长舌妇们提供了一个更有趣的话题、“有那幺一些人,他们喜欢躺在床上,在电话上跟朋友谈论男欢女爱的事,并以谈论这些既简单又与己无关的事为快。”而且,比沃尔是人们“嗤之以鼻的小丑”,布兰达是“神话中被囚禁的公主”,长舌妇们把布兰达的胆大妄为“升华到一种诗的境界”,布兰达为了减少自己的内疚感、也为了更方便自己在伦敦的生活,竟然和自己的女友们讨论怎样让别的女人去引诱汤尼,甚至她们还“讨论了这个问题的所有细节。”伊夫林将讽刺的矛头指向了家庭婚姻伦理及社会制度本身,资本主义的道德正当性在失去了宗教纽带的维繫后,已经被享乐主义彻底取代。
同时,这部小说展示了荒谬的20世纪早期的社会伦理道德的迷失,伦敦的上流社会充满了空虚和虚伪。与布兰达约会之前,毕沃尔在伦敦是最懒惰的人,他什幺也不做,每天等待着被邀请。但他接到的大部分邀请,总是在最后一刻有时甚至更晚。经常是当他已经开始吃饭时却接到了邀请,然而他还是会乘车前去。人们把他当作最后一个备胎,一个小丑,但他自己却不觉得羞愧,因为他本来无所事事。虽然毕沃尔背叛了她的丈夫汤尼,但汤尼不得不在法庭上被当成被告。他付给一个陪他在海滩上度假的妓女一笔钱,还僱佣两位私家侦探作为他对妻子不忠的证据提供的证人,荒谬的制度导致了这种荒谬可笑的故事。

艺术特色

反讽
在《一掬尘土》中,反讽是用来描述人物和场景,使叙事话语和叙事内容之间达到戏剧性的讽刺效果。
小说中,布伦达与她的情人比弗住在伦敦的公寓里,为了减少不安和内疚,不使丈夫怀疑她的欺骗,布伦达和一帮说闲话的朋友煽动珍妮勾引托尼。出乎意料的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绅士,诚实的托尼不喜欢布伦达的“善”,以为珍妮是一个小丑。然而,布伦达的朋友认为托尼的排斥反应是难以置信的,他们觉得很不公,布伦达是一个“好”和“体贴”的妻子。“无论如何,你心无愧了。为了让那个老男孩快活起来你所做的已经远远超过大多数的妻子了。”叫这种肤浅的讚扬和作者内心的厌恶产生了一种有意的错位。这种言语反讽,貌似随意,实则深刻,这在塑造人物和描述特定场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互文性
小说第六章改写自其之前所写短篇小说《喜欢狄更斯的男人》:一个英国人在遭遇妻子出轨之后,绝望地来到南非的丛林,被一个宗教狂扣留,被迫一次又一次阅读狄更斯的小说。沃的父亲亚瑟·沃很喜欢狄更斯,常常在傍晚看狄更斯的作品,因此,沃也读了很多狄更斯的作品。这种经历对沃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篇被命名为《喜欢狄更斯的男人》的短篇小说,本身就是在讽刺狄更斯。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大多数的主角都勇敢、善良、充满爱和同情,有着良好的道德人格,虽然经历许多困难但最终得到幸福,像奥利弗一样。狄更斯认为,好人将得到很好的回报,而坏人终会受到惩罚。然而,小说《一掬尘土》中托尼虽然也像奥利弗一样善良正直,却以悲剧结尾,成为一个野蛮人的囚犯;布伦达嫁给了杰克孟席斯(议员)。好人坏结局而坏人有好结局是讽刺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对人性盲目的自信、自我欺骗和逃避。在一个善良被遗弃,邪恶猖撅的时代,狄更斯的思想是没有价值的。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为托德读狄更斯的小说,受到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的乐观激励,托尼却感到越来越悲观和绝望,认为他再也不能沐浴人道主义的光辉。模仿狄更斯的作品有双重功能,不仅表现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不切实际的一面,也讽刺了现代社会的衰落和荒凉,体现沃对于工业社会物质至上、人类异化的批判。

作品影响

《一掬尘土》是伊夫林·沃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1988年,该作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英国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作者简介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英国作家。其代表作包括早期的讽刺小说《衰落与瓦解》、《邪恶的肉身》、《黑色恶作剧》、《一掬尘土》等,创作中后期则有长篇巨着《故园风雨后》、描写二战的《荣誉之剑》三部曲以及自传《一知半解》等。
一掬尘土(伊夫林·沃创作长篇小说)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