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间,由于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有关教师,未按国家及黑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规定,从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纪家村青喜养殖场购入4只山羊,并在以上述4只山羊为实验动物的5次实验(共涉及4名教师、2名实验员、110名学生)前,未按规定对实验山羊进行现场检疫,同时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未能切实按照标準的实验规範,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有效防护。由于上述违规行为,导致2011年3月至5月,学校27名学生及1名教师陆续确诊感染布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东北农业大学实验感染事件
- 性质:实验教学中违反有关规定
- 属性: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 特徵:黑龙江省
事件简介
后经专家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因学校相关责任人在实验教学中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学校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出具的《对东北农大布病处置的複查及指导意见》中,也确定此次事故是校方责任。在这份加盖黑龙江省教育厅公章的《指导意见》上,记者看到,“根据吉炳轩书记、王宪魁省长、程幼东副省长的有关批示精神及省信访办的要求,现就东北农大布病事故处置提出如下指导意见……通过对学生走访和现场实地调查,专家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因学校相关责任人在实验教学中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学校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东北农大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学校布病防控领导小组及后续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经反覆多次与学生及家长协商,提出了善后问题处理的解决方案:一是由学校承担学生本次治疗期间的医疗费及住院一伙食补助费。二是经司法医学鉴定,若出现由本次布病引起的伤残,学校按伤残等级赔偿标準予以全额赔偿,鉴定费用由学校承担。三是经权威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专科)诊断,布病复发或由本次布病感染转入慢性期,学校依法支付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等相关费用;如出现併发症,经司法医学鉴定併发症的出现与本次布病感染存在因果关係,学校依法支付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等相关费用;如出现由此次布病引发的不孕不育,学校依法承担法律赔偿责任。四是学生按照医院医嘱定期做针对布病的複查,由学校承担检查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五是通过给予学生一次性补助3万元,以及免除一年学费6000元、毕业时提供创业基金1万元、给予营养费(康复费)1万元、争取社会捐助5000元等形式,累计给予学生补助6.1万元。六是学生完成学业毕业时,学校将积极帮助推荐工作。 东北农大对事故相关责任人也作出了严肃处理:对2名实验指导教师分别给予了降级、记大过处分,调离教师岗位;对2名实验员及1名实验指导教师分别给予了记大过、记过处分;停发上述5人本年度校内津贴和年终一次性奖金,2年内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并分别追偿经济责任1万元至5万元;免去了该校动物医学学院院长和院党总支书记职务。
此外,黑龙江省教育厅要求东北农大全力做好师生救治和善后工作,同时,立即召开全省高校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各高校吸取教训,认真进行自检自查,并将于明日起组织专家对全省高校实验室及其实验流程进行全面检查。
源自实验
2011年3月4日,东北农大动物医学专业医硕071班一男同学出现发烧、头晕,并伴有左膝关节疼痛病症,经东农医院诊治两天后效果不明显转院治疗。3月14日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检验结果表明,该学生布病血清学检验阳性。随后,该校动物医学院和套用技术学院又有多名学生被检测出布病血清学阳性。
据初步了解,患病学生所在的班级分别于去年12月使用同一批山羊、在多间实验室进行过“产科综合大实验”和“家畜解剖课实验”,且患病学生大多为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学生。
据了解,去年12月,东北农大几名教职工先后从哈尔滨市香坊区一家养殖场购入4只实验山羊。按规定,校方本应要求养殖场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但几位教职工没有按规办理。在5次实验之前,实验指导教师均未按规定对实验山羊进行现场检疫。接下来,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也没有切实按照标準的实验规範严格要求学生进行有效防护。
据学校排查,2010年11月4日至2011年3月31日期间,布病高危感染範围包括3门实验课、5次实验,涉及4名教师、2名实验员、110名学生。5次实验,共使用4只山羊为实验动物,全部源于同一家养殖场。东北农大断定这4只未检疫山羊带有布鲁氏菌。
截至目前,此事共造成27名学生和1名教师感染。
布鲁氏菌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布病的潜伏期短则一周,长则可达一年,多为两周左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乏力,体徵可出现睪丸肿大、肝脾肿大。
布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是最为多见的感染方式;二是经消化道感染,可经吃生肉、喝生奶等感染,如吃未烧熟的羊(牛)肉串、涮羊(牛)肉等;三是经呼吸道感染,多见于皮毛加工等情况。
布病治癒后,有个别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主要表现是乏力、关节疼痛等。但布病一般不会因病症本身致人死亡。
此次接诊患病学生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布病科,是我国第一家布病专科病房。据从1983年开始从事布病临床治疗的主任医师李福兴介绍,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有潜伏期,发病后三个月内为急性期。病原菌主要由患病牲畜传染给人,使其出现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乏力、多汗等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某个系统的损害。
李福兴表示,布病在人与人之间不传染。经过系统正规治疗,绝大多数布病患者都能临床治癒,没有后遗症。部分病人治疗结束后,需要约半年恢复期,可能还有乏力、关节疼痛等感觉。因布病引起併发症的病人,治疗相对複杂,需进行全面、综合、针对性治疗。
每年有几万人感染 严重者或丧失生育能力
记者随后採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专业从事布鲁氏菌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的吴清民教授。
吴清民:这个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发烧内一个月治疗就是急性期。如果在急性期治疗,90%的人是可以把体内的细菌杀死,不会再反覆的。 但如果男性睪丸出现肿大特别厉害,有些人需要睪丸切除;如果肿大后萎缩可能会出现丧失生育能力。
这次染病事件,做实验的学生一半染病,一半没事,吴教授解释布鲁氏菌传染的主要途径。
吴清民:我们如果徒手去做,看着这个手臂上没有任何的伤口,但是他有很细的伤口的时候,这个细菌是可以侵入的,这是一种途径。第二种途径,在打开的时候,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这个气溶胶是可以通过口腔、通过眼结膜感染。另外,如果我们做完实验没有及时去把手消毒,清洗乾净,比方在吃个东西也能感染。最主要的是眼结膜、鼻腔黏膜和口腔来感染,也可以通过皮肤感染。
吴教授介绍,我国每年有几万人感染布鲁氏桿菌,防控工作越来越严峻。但他同时也想通过广播给同学们鼓励,信心是战胜布鲁氏桿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