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脑血管破裂

(2020-05-20 16:49:23) 百科综合
脑血管破裂

脑血管破裂

脑血管破裂是一种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脑血管破裂
  • 又称:卒中或中风
  • 特点: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 治疗方法:溶血栓治疗

病因

高血压病是最主要的病因,其他还有例如脑血管澱粉样变、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颅内恶性肿瘤等。脑溢血的发生是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出血。或由于长期高血压对脑实质内穿通动脉管壁中的内膜发生玻璃样变性或纤维样坏死,在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症状

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溢血部位,此处的豆纹动脉拐角较大,拐弯处长期受血流冲击,更容易变薄,受到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后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吴多斌称,出血量少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引起的对侧偏瘫,也就是左脑出血,右侧身体会出现偏瘫。左侧脑半球出血时还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出话来。若出血量大,可能会因为水肿压迫脑组织而产生短时间内的昏迷,甚至影响呼吸心跳。小脑出血发病后,会出现小脑功能受损表现,如头痛、眩晕、频繁呕吐、说话含糊不清等。而出血量较大时脑桥受压会影响呼吸功能,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脑干出血则是最要命的,属于神经科的急重症,即使少量出血,都可能压迫脑部的心血管中枢,导致呼吸心跳停止,死亡率非常高。出血量在5ml以上,死亡率为80%左右。

治疗

急性脑血管破裂

治疗方法:
(1)扩管扩溶治疗常用的扩张脑血管药物有罂粟硷、碳酸氢钠、脑益嗪、尼莫地平、环扁桃酯等,可促进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常用的扩溶剂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白蛋白,水解蛋白及冻乾血浆等。
对扩管药物的套用,仍有争议。一般认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不用。其理由是根据病理生理学研究,脑梗塞后可表现局部充血和局部缺血等不同表现。局部缺血型一般发生在缺血的急性期,如发病3日内,39%表现局部缺血,该病变部位的血管处于麻痹状态。时使用扩管药,对病变区的血管不发生反应。而且由于正常部位的血管扩张,使病变区的血液流向正常脑组织,病变区的血流量更少,即所谓盗血综合徵。故认为在脑梗塞的急性期,套用扩管剂非旦无益,反而有害。
对扩管药物的套用时间,应根据病人入院时的不同情况而定。如果脑缺血症状较轻,无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CT扫描证实病灶较小,无梗塞后出血,起病后即可套用;而对中重度脑梗塞,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表现者,CT显示脑梗塞面积大,占位效应明显者,必须先行脱水治疗,待病情稳定,症状好转方可套用,一般可掌握在发病2~3周。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抗凝治疗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是否适用抗凝治疗,目前认识也不一致。但有些学者认为,在严密观察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时间的条件下,可用超小剂量肝素1000~1500u/小时连续静滴,持续72小时,然后口服双香豆素,首次300毫克,维持量150毫克,还可能会有益的。但若不具备化验条件,抗凝剂最好不用。
(4)溶血栓治疗 链激酶和尿激酶可作为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药物,以达到溶解纤维蛋白的目的。尿激酶每日5000~20000μ静脉滴注或颈动脉直接注射,但疗效不肯定。精製蝮蛇抗栓酶具有抗凝、溶栓、抗纤、降低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套用广泛,剂量075~10μ加生理盐水250毫升内静滴,1日1次。但用前需作皮试,阳性者不可套用。
5)活血化瘀的中药製剂

后遗症

一般主张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但早期训练必须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是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之一,其原则是不能超越关节本身的正常活动範围。一旦超过这个範围,不仅会引起疼痛,而且还会导致韧带断裂、关节腔内出血。长期下去则可发展为慢性炎症,甚至造成关节囊肥厚、短缩,关节挛缩,给康复治疗带来更大困难。
长期日常康复中需要选择家用的肢体运动康复仪来对受损的肢体运动恢复。使得受损肌肉群受到低频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正常运动,同时多次重複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除直接锻鍊肌力外,使其儘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恢复自主的运动控制。这样既可以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又可以防止关节挛缩。切忌多次做粗暴的关节被动活动。

预防

1、遵医嘱规律服药,控制血压,监测血压;
2、饮食清淡,每天饮水充足;
3、适当锻鍊,但不要超量运动;
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5、老年人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防止便秘;
6、注意气候变化,寒冷天气注意保暖;
7、心态良好,保持平稳情绪,避免过于激动。

自我保养的方法

1、情绪要稳定: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係非常密切。大喜、大悲、大气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已患高血压的病人,应养成自製的习惯,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2、大便要通畅: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3、饮食要三低二高: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
4、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人的大敌。体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都是导致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因素。
5、房事要节制: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同房。
6、高血压病病人应掌握自我感觉: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候,往往出现头晕、头痛、睏倦、乏力或失眠等临床症状。一旦发生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
7、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
8、避免高空作业。
9、起、坐、站、卧要平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10、定时监测血压,但不要天天测血压或一天测几次血压.测量血压次数过多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地精神负担。在无明显不适情况下。一周测1~2次即可。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