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书仅有28个字,传说是由仓颉所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不过,许多学者怀疑它是西汉人刘歆所作,例如早在明代就有学者指出“世所传‘仓颉书’者,俱后人伪托,无足徵信。”也有人认为它是古人用古彝族文字写的一篇祭文。究竟“仓颉书”是谁写的,讲的是什幺内容,还有待研究。目前从实物考知最古的文字是甲骨文,夏代以前不得而详。
基本介绍
- 书名:仓颉书
- 作者:仓颉
- 译者:刘志一
- 类别:祭文
- 页数:1
- 出版社:淳化秘阁法帖
- 出版时间: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
仓颉书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编印的《淳化秘阁法帖》收录了这件作品。《大观帖》翻刻时将《仓颉书》28字译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这不为学术界所认可。后经学者刘志一多年研究,发现它是用古彝族文字书写的一篇祭祀经文,直译为:“一妖来始,界转鸦杈,祭神青脑,祸小马念,师五除扫,幡斋解果,过鼠还魂。”它的大意为:“一群妖魔刚来到,树上乌鸦满天飞;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经消灾骑马归;五位经师施法术,做斋完毕魂幡回,消灭鼠精魂归位。”从译文看《仓颉书》实际上是对一次祭祀活动的记录。
对于刘志一的这份译文,很多人持认可态度,认为黄帝出于西羌,彝族亦出于西羌,古彝文发祥于西北地区,仓颉造字及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多追随黄帝,故这份《仓颉书》使用古彝文,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其内容与《淮南子?本经训》所载:“昔者仓颉作书而(曰)天雨粟、夜鬼哭”的意思基本一致。当然,这还不能作为定论。将来是否还会有新的译文、新的解释、新的说法,那就是将来的事了。
释文
化己,庇,乃尼山艾友所。
草米并刈,乞少子左互。
学耒,弢雨水,儿纠叔
兵朱。
学者刘志一将他它直译为:“一妖来始,界转卧鸦杈,祭神青脑,祸小马念,师五除扫,幡斋解果,过鼠还魂。”意译为:“一群妖魔刚来到,树上乌鸦满天飞;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经消灾骑马归;五位经师施法术,做斋完毕魂幡回;消灭鼠精魂归位。”
释义
身体变化,需要庇护。于是
尼山是养老送终的好地方。[老有所终]
杂草庄稼一併割下,求少子帮助。[壮有所用]
学使农具,取水灌地。小儿
缠着叔叔玩弄兵器上的红飘带。[幼有所长]
评价
[仓颉书]所记载的内容,与‘[礼记礼运]篇所讲的大禹以前的社会情况吻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为大同’。这就是从孔子到孙中山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所追求和响往的大同世界的理论,原来出自于上古时代的[仓颉书]。[ 仓颉书]是自源文字,笔者未发现一个古彝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