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蹄腐烂是什么病
(2023-04-07 17:53:48) 养殖
羊蹄腐烂是什么病
羊蹄腐烂是羊只蹄部细菌感染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蹄壳不断脱落,蹄质呈现浅黄色甚至绿色,蹄底积脓等症状。这种疾病给羊只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病因
羊蹄腐烂的病原主要是细菌,其中最主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主要存在于羊只常常踩在的泥土和地面,还有其他感染的羊只体内。当羊只受到创伤,蹄壳受损时,这种细菌就能进入蹄部,繁殖导致感染。
此外,繁殖牛羊晒晒床的肺炎杆菌也可能引起羊蹄腐烂。还有一些饲料和草料中有毒素,如硝酸盐和荨麻碱等,也有可能导致羊蹄腐烂的发生。
症状
羊蹄腐烂起初会有轻微的蹄壳角质层松动,但不脱落,蹄底角层的颜色由原本的灰色转为浅黄色,并且有异味。同时蹄间隙、蹄间皮肤变薄、红肿并有血性或脓性分泌物。
随着病情的加重,蹄壳会越来越松动,颜色愈发深黄或者绿色。在最后阶段,蹄壳完全脱落,暴露的蹄床表面呈现出化脓性肿胀和红肿,分泌物增多,羊只行走困难,甚至出现发热、厌食等全身症状。
预防和治疗
预防羊蹄腐烂的发生,首先要做好羊只的环境卫生,保持蹄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泥浆和水中。同时在放牧场地要定期进行消毒和保洁。
对于已经感染羊只的治疗上,可以使用消毒剂冲洗蹄底,清除细菌,然后涂敷药膏。如果感染较重,可以考虑给羊只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同时在饲料和草料中要添加适当的抗生素预防疾病的发生。
结语
羊蹄腐烂是极具危害的羊只疾病之一,可以导致羊只的生长发育受到损害,同时还会直接影响羊只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对于养殖户来说,做好羊只的环境卫生和饲料管理等措施,是预防这种疾病发生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