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鸡为什么下蛋
(2023-04-07 17:18:21) 养殖 -
为什么蛋鸡下蛋?
背景
蛋鸡是专门用来产蛋的家禽,每只蛋鸡1年可以产300-320个蛋,产蛋量高、成长快是蛋鸡的两个重要特征。蛋鸡的下蛋过程,既是种群繁殖的必然环节,也是深刻的生理生化过程,再加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适生条件的合理化控制,使这个过程充满了奥秘。
蛋鸡为什么下蛋?
蛋鸡在达到生殖发育后,会进入下蛋周期。下蛋周期是指,一只蛋鸡开始下蛋到停止下蛋这一段时间。这个周期由一些生理调控因素决定,如性成熟后卵泡的发育、雌性激素的水平、硒元素的补充、卵黄中叶黄素与新形成胡萝卜素等。其中,卵泡的发育是下蛋周期的重要环节。卵泡发育的易感性取决于饲养环境是否适宜、营养是否充足、维生素摄入是否充足等多种因素。
下蛋的过程
蛋鸡下蛋的过程不仅包含了卵泡发育和排卵两个基础生理生化过程,还涉及到胚胎发育和卵壳合成等细节。
胚胎发育。雌鸟房事结束后20小时左右,卵黄与精子结合形成卵受精。之后,受精卵依著脚、输卵管等顺序进入腹腔,最终停留在下输卵管伞腔内。完成这个过程,一只蛋鸡就下了一个蛋。
卵壳合成。蛋壳是卵巢合成的,成分主要包括碳酸钙、氧化钙和有机物。碳酸钙和氧化钙会通过卵壳腺分泌,形成完整的蛋壳。蛋壳的质量和韧性,与蛋鸡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状况直接相关。
如何促进蛋鸡下蛋?
蛋鸡下蛋的周期性和频率对饲养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一些科学上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蛋鸡下蛋。
适宜的照明时间。蛋鸡需要足够的光照才能产蛋。因此,在日光不足、气候不稳定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照明时间。增加光照时间越多,产蛋率也就越高。
合理的饲养环境。蛋鸡需要一个适宜的饲养环境,来维持其健康和营养充足。这个环境需要考虑鸟类密度、气温、湿度、通风、卫生等多个因素。
总结
蛋鸡的下蛋过程极富生命力和生物奥秘。在现代农业中,深入了解其下蛋原理、掌握有效的下蛋方法,能够带动整个蛋鸡养殖过程的可持续、平稳,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优质蛋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