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驴疝痛为什么
(2023-04-07 15:21:09) 养殖
概述
驴疝痛,是指驴在腹部部位出现异常膨胀、肿起的病症,通常由于肠管或大网膜从腹腔内的腹壁薄弱处突出而引起,导致局部膨胀坚硬,伴有剧烈的疼痛。该疾病的发生率虽然并不高,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驴的生命,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病因与发病机制
驴疝痛的主要病因在于腹腔内压力的不平衡,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驴在饮食方面缺乏适当的营养,特别是纤维素和水分,导致昏迷、消化不良等症状,从而使驴的肠道积食,产生不同程度的扩张和膨胀。
2. 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遭受外伤,使腹腔内的肌肉组织受到损伤或松弛,从而产生缺损或疝孔。
3. 驴生活在潮湿、不干燥的环境中时常受到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进而使驴的肠道和网膜出现缺血坏死的病理变化。
以上原因均导致驴腹壁部位的肌腱和筋膜组织受到松弛和薄弱化,从而较易发生疝气。
临床症状
驴疝痛通常呈现以下几种表现:
1. 腹部部位出现明显的隆起、波动、弹性外形。
2. 对这部位的轻推、敲打、拍打等刺激引起明显的疼痛和抗拒。
3. 驴的自然呼吸和排泄表现异常(如排尿和排粪异常、食欲减退等)。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驴疝病一般可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1. 非手术治疗:即给驴进行药物治疗,如采用药物可以减少肠道气体的产生或进行解麻利尿等措施。但是该方式的治疗成功率较低,且效果不持久。
2. 手术治疗:即对驴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手术缝合和人工植入网片等方法。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但要求操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同时操作过程也对驴的身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手术操作时必须妥善保护驴的身体健康。
总之,对驴疝病的治疗应根据驴的疾病情况、症状表现、治疗效果和影响生产等多重因素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在预防驴疝痛方面,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给驴提供充足的饮食和水源,加强饲养和管理管理。
2. 避免驴长时间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环境下从事劳动。
3. 经常深呼吸和适当的运动,保证呼吸和循环的正常运转。
4. 对驴的腹部进行细心的按摩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诊治。
预防驴疝病需要全员参与,包括行家养驴的饲养者,饲养场所有人员以及驴主等人,只有如此才能保持驴的健康状况,避免患上驴疝病。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 最近更新
-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