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虾塘蓝藻是什么原因
(2023-04-07 14:01:20) 养殖 -
什么是虾塘蓝藻?
虾塘蓝藻,又称藍藻、蓝细菌、蓝藻菌等,是一类原核生物。它们无需经过光合作用即可自行合成营养物质,常常发生在水体光照充足、富营养化和人为干预较多的环境中。
虾塘蓝藻通常呈现为水体表层绿色或蓝绿色的浮游生物,一旦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到水质,进而危害养殖业生产。因此,虾塘蓝藻也被人们称作是水产养殖业的“头号害虫”。
虾塘蓝藻的主要影响因素
虾塘蓝藻繁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养殖环境:虾塘水体养分过剩,特别是过量的氮磷营养物质,会为蓝藻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并导致蓝藻大量繁殖。
气候与气象条件:在部分地区,气温高、湿度大、雨水较多的夏季,是虾塘蓝藻大量繁殖的主要时段。
饵料的质量:虾饵料的腐烂物质会为虾塘蓝藻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微生物环境,此外,如果过量喂食,还会造成虾饵料残留,加剧虾塘污染,促进虾塘蓝藻繁殖。
虾塘蓝藻对养殖业的危害
虾塘蓝藻繁殖严重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氧气浓度和PH值,将阻碍光线的穿透,导致水中悬浮物增多,降低水体透明度,甚至引起虾类的窒息死亡。
此外,虾塘蓝藻长期存在会破坏虾幼苗的生活环境,抑制虾幼苗的生长发育。同时,虾塘蓝藻的毒素还会影响虾体内的代谢、器官功能和免疫力,使虾只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虾病,加剧虾养殖业的损失。
虾塘蓝藻防治措施
虾塘蓝藻的防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学控制投饵量:任何不当的投喂都可能引发虾塘污染和虾塘蓝藻繁殖。因此,应该控制投饵量,避免过量喂食。另外,虾饵料应该保持新鲜,避免过期变质。
及时清理虾塘:对于长期存量的虾塘,可以使用人工捉拿、防渗控制等手段进行水母、贝类、螺类等卵生动物的防治,减少虾塘寄生虫和害虫的数量。
生态治水: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态方法净化虾塘水体。清理底泥,适量回收虾泥,调整水质。
挑选优质饵料:选择低粪排放的饵料,控制虾塘氮磷水平,减少虾塘污染和虾塘蓝藻繁殖。
总结
虾塘蓝藻的繁殖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重大危害,对虾类的生存和发育也带来了极大不利影响。从科学投饵、及时清理虾塘、生态治水、优选饵料几个方面来控制虾塘蓝藻的生长,可有效保障虾塘养殖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 最近更新
-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