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鳅什么季节出来
(2023-04-07 13:08:17) 养殖 -
泥鳅什么季节出来
泥鳅,是常见于我国南北地区的淡水鱼类。因其形似蛇,有蛇鱼、黄鱼、土鱼等绰号,被当地人们称为泥鳅。泥鳅以其细腻的肉质和鲜美滋味,成为享誉中外的美味佳肴。但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泥鳅什么季节出来?下面就为大家解答一下。
春季是泥鳅最活跃的季节
泥鳅在我国南北地区均有分布,且生活习性类似。春季,是泥鳅最活跃的季节。在南方,随着气温升高,春雨如注,江河湖泊中的水质变好,泥鳅便随着水流游动上岸,繁殖生息。在北方,冬春交替的时节,水温适宜、水质清澈的小溪河流中,泥鳅也纷纷出没,成群活动,为自己的繁殖生长寻找最佳的环境。
雨季是泥鳅捕捞的好时机
泥鳅喜欢在水中穿梭来回,尤其是雨季,由于气压变化、水位上涨、水流变快,泥鳅则更加活跃,此时正是泥鳅捕捞的好时机。一般来说,雨季泥鳅的挖捕季节在5~9月左右,由于雨季往往周期短暂,泥鳅也只有短短的时间在水中穿梭,所以在季节的选择上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以5月为例,在南方地区,5月是一个雨季的开始,而在北方则是冬季的结束,此时都是很适合泥鳅捕捞的季节。
秋季泥鳅成群结队下水越冬
泥鳅是温度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的鱼类,即使在水温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存活,这也是泥鳅在我国南北地区都能够生存的原因。秋季,南方地区气温逐渐变凉,江河湖泊的水温也逐渐下降,泥鳅为了避开寒冷的冬季,往往在秋季结群下水越冬。而在北方,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泥鳅也会结成群体游泳,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在水中越冬。
结语
泥鳅虽然卖相可能不是很出彩,但其内含的营养素却是非常丰富的。泥鳅富含优质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长期食用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肠胃消化。那么,泥鳅什么季节出来呢?一般来说,春季、雨季、秋季都是不错的选项,与其光顾着“季节口感”,不如多了解泥鳅在不同季节的养殖与捕捞方法,让自己吃到的每条泥鳅都更加“鲜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