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百科 / 正文

1号、2号、3号、4号、5号、6号白狐钩适合钓什么鱼?钓多大鱼?

(2021-09-26 19:47:58) 钓鱼百科
  • 劲松鱼竿价格表,著名溪流竿品牌,代表鱼竿有本造、莫邪等
  • 中通竿十大排名推荐,这10款中通竿,质量和性价比都没问题
  • 冬天钓大鲫鱼打窝绝招,掌握这5点,窝子里全是“大板鲫”!
  • 初冬钓鲫鱼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6点,轻松连杆“大板鲫”!
  • 冬天怎么钓鲫鱼最快?两个核心,一是找到鱼窝,二是用对饵料
  • 冬天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最好?试试这些饵料,轻松钓“大板鲫
  • 深秋钓鲫鱼技巧和方法,像这样做,钓“大板鲫”不要太简单
  • 冬钓鲫鱼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7点,轻松连杆“大板鲫”!
  • 秋季钓鲫鱼技巧和方法,掌握这6个关键点,轻松连杆大鲫鱼!
  • 夏季用蚯蚓钓鲫鱼的技巧,掌握这5点,轻轻松松就能“爆护
  • 白狐钩是钓鱼人常用的“狐形钩”,实际上就是在秋田狐钩的基础上加粗改良的,因钩身呈银白色且外形酷似泥塑狐狸而得名,特点是钩条粗、钩门窄、钩柄长、钩弯大、钩尖直,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白狐钩适合钓什么鱼吧!

    白狐钩

    一、0.5号白狐钩

    0.5号白狐钩的钩身长约10.2毫米、钩门宽约3.0毫米、钩条直径约0.35毫米、拉力值约1.6~2.1千克,子线建议搭配0.6号尼龙线,主线建议搭配1.0号尼龙线,这个线组适合钓1两以内的白条鱼、鲫鱼等。

    白狐钩

    二、0.8号白狐钩

    0.8号白狐钩的钩身长约10.8毫米、钩门宽约3.5毫米、钩条直径约0.38毫米、拉力值约2.0~2.6千克,子线建议搭配0.6号尼龙线,主线建议搭配1.0号尼龙线,这个线组适合钓1两至2两的白条鱼、鲫鱼等。

    白狐钩

    三、1号白狐钩

    1号白狐钩的钩身长约11.6毫米、钩门宽约4.0毫米、钩条直径约0.41毫米、拉力值约2.5~3.1千克,子线建议搭配0.8号尼龙线,主线建议搭配1.2号尼龙线,这个线组适合钓2两至半斤的鲫鱼、罗非鱼等。

    白狐钩

    四、2号白狐钩

    2号白狐钩的钩身长约12.2毫米、钩门宽约4.5毫米、钩条直径约0.45毫米、拉力值约3.0~3.6千克,子线建议搭配0.8号尼龙线,主线建议搭配1.2号尼龙线,这个线组适合钓半斤至1斤的鲫鱼、罗非鱼等。

    白狐钩

    五、3号白狐钩

    3号白狐钩的钩身长约13.4毫米、钩门宽约5.0毫米、钩条直径约0.48毫米、拉力值约3.4~4.0千克,子线建议搭配1.0号尼龙线,主线建议搭配1.5号尼龙线,这个线组适合钓1斤至2斤的鲫鱼、罗非鱼或半斤以内的黄颡鱼。

    白狐钩

    六、4号白狐钩

    4号白狐钩的钩身长约14.5毫米、钩门宽约5.5毫米、钩条直径约0.52毫米、拉力值约3.9~4.5千克,子线建议搭配1.0号尼龙线,主线建议搭配1.5号尼龙线,这个线组适合钓2斤至3斤的罗非鱼或半斤至1斤的黄颡鱼。

    白狐钩

    七、5号白狐钩

    5号白狐钩的钩身长约16.2毫米、钩门宽约6.0毫米、钩条直径约0.54毫米、拉力值约4.4~5.1千克,子线建议搭配1.2号尼龙线,主线建议搭配2.0号尼龙线,这个线组适合钓1斤至2斤的鲶鱼或2斤至3斤的鲤鱼、草鱼等。

    白狐钩

    八、6号白狐钩

    6号白狐钩的钩身长约17.8毫米、钩门宽约6.5毫米、钩条直径约0.58毫米、拉力值约4.8~5.6千克,子线建议搭配1.5号尼龙线,主线建议搭配2.5号尼龙线,这个线组适合钓2斤至3斤的鲶鱼或3斤至5斤的鲤鱼、草鱼等。

    综上所述,白狐钩不管是尺寸还是强度都要比同号的秋田狐钩大,小号的白狐钩适合钓鲫鱼、罗非鱼等小型鱼类,大号的白狐钩适合钓黄颡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和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类。

  • 劲松鱼竿价格表,著名溪流竿品牌,代表鱼竿有本造、莫邪等
  • 中通竿十大排名推荐,这10款中通竿,质量和性价比都没问题
  • 冬天钓大鲫鱼打窝绝招,掌握这5点,窝子里全是“大板鲫”!
  • 初冬钓鲫鱼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6点,轻松连杆“大板鲫”!
  • 冬天怎么钓鲫鱼最快?两个核心,一是找到鱼窝,二是用对饵料
  • 冬天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最好?试试这些饵料,轻松钓“大板鲫
  • 深秋钓鲫鱼技巧和方法,像这样做,钓“大板鲫”不要太简单
  • 冬钓鲫鱼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7点,轻松连杆“大板鲫”!
  • 秋季钓鲫鱼技巧和方法,掌握这6个关键点,轻松连杆大鲫鱼!
  • 夏季用蚯蚓钓鲫鱼的技巧,掌握这5点,轻轻松松就能“爆护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