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百科 / 正文

丸世鱼钩

(2023-01-14 06:28:35) 钓鱼百科
  • 红虫蚯蚓狂拉
  • α21
  • 七星鱼
  • 夜光漂
  • 子线盒
  • 夜钓灯
  • 失手绳
  • 拉饵盘
  • 竿止
  • 主线盒
  • 丸世鱼钩是钓鱼人比较常用的钩型,特点是钩条适中、钩门窄、钩柄长、钩尖呈歪嘴状,优点是中鱼率高且特别适合挂活饵,原本是为在近海钓黑鲷等海鱼设计的,引入我国后也常用来钓黄颡鱼、黑鱼、鲶鱼等捕食性鱼类。

    丸世鱼钩

    一、钩型特点

    丸世鱼钩是起源并流行于日本的钩型,从钩型上看和伊豆鱼钩非常相似,特点是钩条适中、钩门窄、钩柄长、钩尖与钩条相错(俗称歪嘴钩),事实上丸世鱼钩原本是为鲷鱼等海鱼设计的,引入我国后也常用来钓鲫鱼等小鱼和黄颡鱼等捕食性鱼类。

    丸世鱼钩

    二、型号划分

    丸世鱼钩和伊豆鱼钩一样是“歪嘴钩”,从型号上看主要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等,其中6号以内的丸世鱼钩适合用来钓鲫鱼等小个体鱼类,而6号以上的丸世鱼钩则适合用来钓黄颡鱼、黑鱼、鲈鱼、鲶鱼等嘴巴宽大的鱼类。

    丸世鱼钩

    三、优点和缺点

    1、优点:丸世鱼钩的优点主要有三个,其一是歪嘴设计使得丸世鱼钩的中鱼率非常高,其二是钩柄长使得丸世鱼钩特别适合挂蚯蚓等活饵,其三是钩型小使得丸世鱼钩也可钓鲫鱼等小鱼。

    2、缺点:丸世鱼钩的缺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钩门窄使得用丸世鱼钩钓鲫鱼等薄嘴唇鱼类时容易拉豁鱼唇,其二是歪嘴设计使得用丸世鱼钩双钩作钓时子线在水的作用下极易旋转、缠绕。

    丸世鱼钩

    四、型号对照表

    钩号钩长(mm)钩宽(mm)钩深(mm)钩径(mm)拉力(kg)
    1号8.52.93.80.391.5~2.3
    2号8.73.04.00.422.1~2.6
    3号9.13.44.10.452.5~3.2
    4号9.73.64.70.483.0~3.7
    5号10.43.95.00.493.4~4.1
    6号11.44.15.20.523.9~4.5
    7号12.34.75.90.544.2~4.8
    8号13.94.96.30.564.6~5.0
    9号14.35.36.90.594.9~5.7
    10号15.75.97.80.645.5~6.3

    注:以上丸世鱼钩尺寸表仅供参考,厂家不同丸世鱼钩的尺寸和拉力值都略有不同。

    丸世鱼钩

    五、线组搭配

    钩号拉力(kg)子线主线钓重
    1号1.5~2.30.6号1.0号1两以内
    2号2.1~2.60.6号1.0号1两至2两
    3号2.5~3.20.8号1.2号2两至3两
    4号3.0~3.70.8号1.2号3两至5两
    5号3.4~4.11.0号1.5号5两至8两
    6号3.9~4.51.0号1.5号8两至1斤
    7号4.2~4.81.2号2.0号1斤至2斤
    8号4.6~5.01.5号2.5号2斤至3斤
    9号4.9~5.72.0号3.0号3斤至4斤
    10号5.5~6.32.0号3.0号4斤至5斤

    注:上述丸世鱼钩线组搭配及钓重仅供参考,作钓时要根据实际的鱼情和水情搭配线组。

    丸世鱼钩

    六、适钓鱼种

    1、鲫鱼: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除青藏高原外各地湖泊、江河、河渠、沼泽均有分布,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均能生存,个体大小普遍在1~2斤以内。

    2、黄颡鱼:黄颡鱼是底栖性杂食鱼类,别称黄辣丁、黄角丁、昂刺鱼等,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3、黑鱼:黑鱼是凶猛的底栖性肉食鱼类,别称雷鱼、乌鱼、蛇头鱼等,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潜伏在水草丰茂的水底伺机捕杀过往的猎物。

    4、鲶鱼:鲶鱼是凶猛的底栖性肉食鱼类,别称塘虱、生仔鱼、鲶柺鱼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缝、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食量大且多在阴天和夜间活动。

  • 红虫蚯蚓狂拉
  • α21
  • 七星鱼
  • 夜光漂
  • 子线盒
  • 夜钓灯
  • 失手绳
  • 拉饵盘
  • 竿止
  • 主线盒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