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百科 / 正文

海夕鱼钩介绍及尺寸表,了解鱼钩的特性,选钩才能有理有据!

(2021-09-21 17:28:08) 钓鱼百科
  • 劲松鱼竿价格表,著名溪流竿品牌,代表鱼竿有本造、莫邪等
  • 中通竿十大排名推荐,这10款中通竿,质量和性价比都没问题
  • 冬天钓大鲫鱼打窝绝招,掌握这5点,窝子里全是“大板鲫”!
  • 初冬钓鲫鱼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6点,轻松连杆“大板鲫”!
  • 冬天怎么钓鲫鱼最快?两个核心,一是找到鱼窝,二是用对饵料
  • 冬天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最好?试试这些饵料,轻松钓“大板鲫
  • 深秋钓鲫鱼技巧和方法,像这样做,钓“大板鲫”不要太简单
  • 冬钓鲫鱼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7点,轻松连杆“大板鲫”!
  • 秋季钓鲫鱼技巧和方法,掌握这6个关键点,轻松连杆大鲫鱼!
  • 夏季用蚯蚓钓鲫鱼的技巧,掌握这5点,轻轻松松就能“爆护
  • 海夕鱼钩是钓鱼人常用的钩型之一,从外形上看很像袖钩,但钩型比袖钩大且钩条比袖钩略粗,可以看作是一款介于袖钩和新关东钩之间的鱼钩,最适合钓鲫鱼、罗非鱼、鳊鱼等中小型鱼类,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海夕鱼钩介绍及尺寸表吧!

    海夕鱼钩

    一、钩型特点

    海夕鱼钩是钓鱼人常用的钩型之一,特点是钩条细、钩门宽、钩柄长、钩尖稍内敛,其中钩条细便于鱼吞食钩饵、钩门宽能牢牢挂住鱼唇、钩柄长能快速摘钩卸鱼、钩尖稍内敛能防止脱钩跑鱼,缺点是强度偏低,钓到个体偏大的鱼时容易被拉变形。

    海夕鱼钩

    二、钩号划分

    海夕鱼钩的型号主要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等,其中4号以内的海夕鱼钩适合用来钓鲫鱼等小型鱼类,例如2号海夕鱼钩、0.8号子线、1.2号主线几乎就能通杀所有个体的鲫鱼,4号以上的海夕鱼钩也能钓鳊鱼、鲮鱼等中型鱼类。

    海夕鱼钩

    三、优缺点论述

    1、优点:海夕鱼钩的优点主要有四个,其一是钩身轻便于小鱼吸食饵料,其二是钩柄长便于快速摘钩卸鱼,其三是钩型宽能牢牢挂住鱼嘴,其四是钩尖内敛可避免脱钩跑鱼。

    2、缺点:海夕鱼钩的缺点是强度偏低,归根结底还是海夕鱼钩的钩条太细,用海夕鱼钩钓到个体偏大的鱼就有被拉变形的风险,这一点和同样是细条钩的袖钩几乎如出一辙。

    海夕鱼钩

    四、参考尺寸表

    钩号钩身长(mm)钩门宽(mm)钩底深(mm)钩条径(mm)拉力值(kg)
    1号7.83.53.60.331.8~2.3
    2号8.84.04.20.372.1~2.6
    3号9.04.54.70.412.5~3.2
    4号9.55.05.30.443.0~3.9
    5号10.55.55.60.483.8~4.6
    6号11.56.06.10.514.5~5.6
    7号12.56.56.70.545.2~6.1
    8号13.07.07.40.576.0~7.2

    注:以上海夕鱼钩的尺寸仅供参考,原因是生产厂家不同海夕鱼钩的尺寸、拉力等均可能不同。

    海夕鱼钩

    五、适钓鱼种

    1、鲫鱼: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除青藏高原外各地湖泊、江河、河渠、沼泽等均有分布,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均能生存,个体大小普遍在1.5千克以内。

    2、鳊鱼:鳊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俗称长身鳊、槎头鳊、缩项鳊等,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的中大型湖泊中,喜栖息在淤泥底质且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中下层。

    3、罗非鱼:罗非鱼是我国引进的鱼种,别称非洲鲫鱼,不耐低温,水温低于10℃会冻死,栖息在中下层,形体近似鲫鱼,个体也和鲫鱼相似,但生长速度比鲫鱼快得多。

    4、鲤鱼: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常单独或成小群的生活在平静且富含腐殖质的池塘、湖泊、河流中,觅食时像猪一样用嘴拱食腐殖质中的虫卵和植物的种子、果实等。

  • 劲松鱼竿价格表,著名溪流竿品牌,代表鱼竿有本造、莫邪等
  • 中通竿十大排名推荐,这10款中通竿,质量和性价比都没问题
  • 冬天钓大鲫鱼打窝绝招,掌握这5点,窝子里全是“大板鲫”!
  • 初冬钓鲫鱼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6点,轻松连杆“大板鲫”!
  • 冬天怎么钓鲫鱼最快?两个核心,一是找到鱼窝,二是用对饵料
  • 冬天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最好?试试这些饵料,轻松钓“大板鲫
  • 深秋钓鲫鱼技巧和方法,像这样做,钓“大板鲫”不要太简单
  • 冬钓鲫鱼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7点,轻松连杆“大板鲫”!
  • 秋季钓鲫鱼技巧和方法,掌握这6个关键点,轻松连杆大鲫鱼!
  • 夏季用蚯蚓钓鲫鱼的技巧,掌握这5点,轻轻松松就能“爆护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