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子借物喻人的作文
(2020-08-01 02:06:08) 关于竹子的作文 -
竹子借物喻人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竹子借物喻人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竹子借物喻人的作文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古人对竹子的赞美,而我也深有体会。
有一年,家里买了一些竹子,并把它们栽在了小区的空地里。一开始,它们看上去十分渺小,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它们的存在。过了一个月以后,这些竹子还是一动不动,我有点心急了,便去问姥爷:“为什么我栽了半个月的竹子还是一动不动啊?”老爷笑了笑对我说:“这个可不能告诉你,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答案。”我半信半疑,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等待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坚持每天给它浇的水,还悉心地给它施了更多的肥。又过了两个月,还是不见它长大。但是,我又想起了姥爷的话,还是忍住了……
一年后的一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来查看竹子。没想到一夜之间,它居然长高了10厘米有余。我十分兴奋的把所有人都叫了过来,他们看到这幅情景都不约而同地笑了笑,这时我才知道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答案。我也尴尬地笑了笑。
接着,一天、两天……几日之内,竹子竟长了一米多高,我十分吃惊。但是,还是不明白姥爷那时说的话。
又过了一年。那一天,我印象十分深刻,乌云密布,北风呼呼的吹,仿佛所有的植物都在随风跳舞。突然,“咔嚓”一声,一棵树轰然倒下。接着,外面下起了大雨。这时我想起了我栽得那些竹子,心中开始为它们担忧起来。
一天后,大雨停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向那些竹子。本想着去收拾残骸,却惊奇的发现那些竹子还活着,而且生机勃勃就好像那场暴风雨没有发生过。再回头看向后面那些花花草草竟是一片狼藉。这时,我伴随着惊讶和不解跑回了家里。到了家里我问道:“为什么昨天风雨交加,但是这些竹子还是屹立不倒呢?”姥爷笑着说:“第一年竹子一直都在地底扎根、吸收养分,到了第二年,才会一鼓作气长到了两三米的高度。”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做人不也正是如此吗?不要担心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你只管像竹子那样深深地扎根,汲取养分,终有一天能一鼓作气的完成生长。
竹子借物喻人的作文2
在家乡的小河堤种满了一棵棵的小竹子,每天上学与放学,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屹立在河堤上与我打招呼。
它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说笑,它的身躯碧绿碧绿的,一节一节的,你们别看外面结实的,其实里面是空的。叶子细又长,虽然没有柳树那么修长,但它显示出它的美丽、高贵、大方。另外它的
孩子竹笋是可以吃的,我总是炒酸吃,你要尝尝吗?我也很爱吃,看我这个馋猫,说着口水也流出来了。
最重要的是它有一种令我非常敬佩的精神,那就是坚强不屈的精神了,它们的精神使我终身难忘。
这件事发生于一个夏天的夜晚,这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台风呼呼地吹。那就是台风黑格比的到来,它悄悄地侵入我们广东珠三角地区,台风非常猛烈,把我家的窗刮得摇摇欲坠,大清早上,我起床去上学,走着走着发现可怜。脆弱的树一棵接着一棵得到在马路中间,花坛的花全都消失了,我怀着心痛的心,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没令我失望的只有竹子,它们还是守护着河堤,还是屹立在我面前与我打招呼,还是永远在风雨中不低头,还是永远令我敬佩的竹子。
竹子这身坚强不屈与团结的精神又一次在我脑海里檫出火花。今天我们去树木林园参观时发现不小在风雨中不低头的竹子,有泰国竹。有云南竹一棵棵坚强不屈的竹子,我心里面有说不出的高兴,看着这千姿百态的竹子,脑海里出现了一首诗《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厡在破石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在我印象当中最重要的其中一首诗了,当然也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首诗了。
竹子在风雨中不低头的精神使我敬佩,我被它被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折服,我们也应该学竹子的精神,在命运中不认输。之所以我敬佩它,是因为我被它的所有精神所感动。我要向它学习,学做一个坚强不懈的人。
竹子借物喻人的作文3
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 最近更新
-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