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战争的成语
(2020-01-11 02:36:58) 文史百科 -
1、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2、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揭竿而起:揭:高举起,竿:旗竿,代旗帜,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即指武装起义。
4、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5、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6、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7、乌合之众: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9、坚壁清野: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10、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11、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12、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3、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4、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5、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16、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7、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18、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9、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0、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1、干戈载戢: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22、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23、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24、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25、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26、龙战鱼骇:喻战争激烈。
27、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28、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29、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30、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31、白骨露野: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32、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33、全民皆兵: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34、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35、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36、有勇无谋: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37、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38、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39、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40、兵无常势: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41、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42、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43、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44、用兵如神: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45、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46、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47、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48、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49、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50、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51、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52、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53、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54、戎马倥傯: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55、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