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勺子》是由陈建斌导演、编剧,并且与蒋勤勤、王学兵和金世佳领衔主演的喜剧电影。影片于2015年11月2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改编自河北作家胡学文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讲述了一位西北淳朴农民的救助一个流浪于街头的弱智,名为“勺子”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陈建斌
- 编剧:陈建斌
- 主演:陈建斌,蒋勤勤,王学兵,金世佳
- 出品公司:山东嘉博、业余时间影视、儒意影业、北京蓝钻文化等
- 对白语言:汉语国语
- 中文名:一个勺子
- 外文名:A FOOL
- 出品时间:2014年7月
- 製片地区:中国内地
- 拍摄地点:甘肃省景泰县
- 类型:喜剧、冒险
- 片长:103分钟
- 上映时间:2015年11月20日(中国大陆)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3856504
- 主要奖项: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演”
入围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5项提名
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入围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3项提名 - 影剧备字:[2014]第085号
- 出品人:宋宪强、陈建斌、柯利明等
- 全案行销:北京蓝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剧情简介
农民拉条子(陈建斌饰)在镇上遇到一个讨饭的傻子,傻子跟着他回了家。拉条子贴了寻人启示,不久有人认领了傻子。紧接着又有自称傻子的家人陆续出现,说拉条子把傻子卖了。
麻烦接踵而至,拉条子自知上当受骗却有口难言。他想不明白,好事怎幺就成了坏事?他开始以一位农民最淳朴的办法想自证清白。而为了寻找傻子,他成了另一个到处缠着别人的傻子。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拉条子 | 陈建斌 | ---- |
金枝子 | 蒋勤勤 | ---- |
李大哥 | 王学兵 | ---- |
勺子 | 金世佳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监製 | 原着 | 导演 | 编剧 | 摄影 |
---|---|---|---|---|---|
宋宪强 陈建斌 柯利明 谭秋宁 吴欣鸿 | 森岛 赵小丁 | 胡学文《奔跑的月光》 | 陈建斌 | 陈建斌 | 谢天翔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拉条子演员:陈建斌金枝子的老公,为了帮儿子减刑被大头哥骗了五万块钱。
- 金枝子演员:蒋勤勤拉条子的老婆,心地很善良、愿意接纳流浪汉“勺子”,但他们被荒诞残酷的现实捉弄,成为别人眼里的“勺子”。
- 勺子演员:金世佳勺子是西北方言发音,真正的意思是“傻子”,勺子并不傻,只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后来被金枝子收留。
- 李大头演员:王学兵号称可以帮助拉条子儿子减刑,骗了拉条子五万块钱。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 2006年陈建斌终于开始上网,但到2013年他还不会电脑打字,只能依靠手写输入。在两部电影加半部电视剧的拍摄间隙,他用了4个月一笔一画写完了自己的电影剧本,名字就叫《一个勺子》。
- 蒋勤勤回忆,戏中本有一个镜头,是她觉得自己出道多年演得最好的,但陈建斌却被一只小羊的表现打动,为了使用羊的全景而剪掉了她的镜头,断送了她“本可能会得最佳女主角”的机会。
- 在陈建斌的预设中,这个发生在西北的故事,必须要用能讲新疆方言的演员。他的重庆媳妇蒋勤勤早前曾问“这个戏里有我吗”,他直截了当地回:没有。但后来当蒋勤勤打算接其它戏之时,陈建斌又让她来演女主角,“可能是(剧本)递给别的演员,人家没看上。”蒋勤勤打趣说道。
- 扮演勺子的金世佳,更是开拍之前就剃了光头、不剪指甲,脸上的流浪汉妆每天都要化3小时,“妈都不认得”。
- 王学兵因“李大头”而获第51届金马奖男配提名,但这个角色也是临危受命。“当时要提前开拍,因为下了一场大雪,要抢雪景。原定的来不了了,王学兵本来也在戏里有演出,就让他换成这个。”陈建斌解释。
- 王旭峰最初拿到剧本时说让他演“村长”,但进组之后,他演的却是村民“李老三”。
- 至于老同学王澜,收到剧组请她看剧本的电话时第一反应是“是不是骗子”,因为陈建斌此前从未给过任何信息,直到她答应出演,才收到了陈建斌一条简讯:“谢谢。”
- 师弟苏小刚待遇稍高,有幸得到陈建斌的简讯,虽然只有区区几个字:“你是勺子的亲哥。”就霸道地把事儿定了。
- “答谢会”现场,陈建斌当年在中央戏剧学院90班的班主任何炳珠老师也前来助威,她说陈建斌获奖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早就看出了他有导演才华”。
- 作为导演一炮而红之后,《一个勺子》两位出品方负责人宋宪强和柯利明当场宣布:将设立一亿元“电影梦想基金”,为陈建斌未来的电影导演之路保驾护航。陈建斌笑言:“这个只是支票,不是给我花的,是用来拍电影的。”
- 陈建斌为蒋勤勤送上一个意外礼物:一把金勺子。
- 金世全大胆全裸出镜,变身“性感尤物”,让人狂喷鼻血。
获奖记录
获奖地 | 奖项 | 获奖者 | 类型 |
---|---|---|---|
2014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宋宪强 | 提名 |
最佳改编剧本 | 陈建斌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陈建斌 | 获奖 | |
最佳新导演 | 陈建斌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王学兵 | 提名 | |
2015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 陈建斌 | 提名 |
金鸡奖-最佳改编剧本 | 陈建斌 | 提名 | |
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 | 陈建斌 | 获奖 | |
2015年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 | 最佳女主角奖 | 蒋勤勤 | 获奖 |
2016年首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羊奖 | 最佳女演员 | 蒋勤勤 | 获奖 |
2015华语电影贡献奖 | 陈建斌 | 获奖 | |
2016年第7届“金扫帚奖” | 2015“年度华语十佳”影片 | 《一个勺子》 | 获奖 |
2016年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评审会大奖 | 《一个勺子》 | 获奖 |
2016年第24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奖 | 十佳影片奖 | 《一个勺子》 | 获奖 |
2016年第7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作 | 十佳电影剧作 | 《一个勺子》 | 获奖 |
2016年第20届华鼎奖 | 最佳男主角奖 | 陈建斌 | 获奖 |
2016年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 | 最佳女主角奖 | 蒋勤勤 | 获奖 |
2017年第十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 | 表演学会奖 | 陈建斌 | 获奖 |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
幕后製作
片名由来
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肃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肃方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也和该片的英文名《AFool》(一个傻子)契合。陈建斌与妻子蒋勤勤饰演拉条子夫妇,衣衫褴褛的他们脸上泛着自然质朴的红二团,操一口甘肃方言喃喃自语:“我就不相信我对付不了一个勺子。”
2014年10月2日,陈建斌和蒋勤勤夫妻分别在自己的微博上曝光了该片的两款海报。而陈建斌的老友李亚鹏也在微博上表示祝贺,并爆料该片名的含义。 《一个勺子》是陈建斌的导演处女作,他的妻子蒋勤勤也有出演。
创作背景
谈及创作缘起,陈建斌透露,他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写剧本,但是一直不满意,直到他在《人民文学》中看到了胡学文所着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发现这才是他多年一直在找的故事,“这个小说讲的是我们在跟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观和整个世界作斗争,它就像一个瓶子,可以容纳我这幺多年想要表达的东西。”
片方声明
2015年3月10日晚,片方发声明称:电影不仅是一个人的作品,更是一个团队共同心血的结晶。我们希望好的作品能够被观众看到。目前电影《一个勺子》出品方正组织团队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立即和陈建斌导演见面深入沟通。
定档
2015年9月18日,《一个勺子》在吉林金鸡百花电影节亮相。片方宣布,影片将于11月20日在国内公映。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山东嘉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 |
业余时间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 |
河北玛西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北京蓝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
中国China | 2015年11月20 |
影片评价
正面观点
《一个勺子》这部电影的尖刻之处,在于它进一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好人是不是就等于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条子收留傻子并非自愿,他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收留了这个傻子。所以,一开始,拉条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为一时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时的软弱”),这个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实已经很明显意识到“善良”可能是一种“人格缺陷”,但是他们却由于封闭的环境、有限的见识无法摆脱这种“缺陷”。究竟谁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种傻?在形象上具有颠覆效果的则是“李大头”王学兵和“勺子”金世佳。(搜狐网评)
在电影《一个勺子》里,从台词到剧情,喜剧荒诞的意味都十分浓厚。首先是西北方言自带喜感,再加上陈建斌等主演戏中台词惹眼十足,比如“人生就是这样”“把牙给你敲下来”等好玩有趣的话层出不穷,很多被奉为“金句”广为传播。
与之前许多“爆米花”电影截然不同的是,《一个勺子》虽披着喜剧的外衣,但拥有直戳人心的内在力量。拉条子从一个救助“勺子”的善良老实人,逐步被社会各方“拉扯”矇骗,最终只能变成“勺子”来解决所有问题,影片爆笑之余,让人不由生髮“好人难当”的无限感慨。(《瀋阳日报》评)
负面观点
《一个勺子》很黑色幽默,一个“拾来”的傻子,得而复失,引发了淳朴牧民一家的困境,拷问了人性和社会。它拿到了两座金马奖盃。
然而,抛开同情分,“老少边穷”的《勺子》,其实算不上优等生,最多只能进预科班就座。因为影片的创意和题旨固然值得讚扬,有如《秋菊打官司》和《鬼子来了》那样,既讲了故事,更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但是,讲好这个故事或寓言的能力,比起张艺谋和姜文,陈建斌就稍逊一筹了,以至于《勺子》的成片有些对不起它的剧情梗概。
一部电影就像一盘菜或者一架车,色香味要俱全,所有的零件都要齐备地协同工作,《勺子》的问题在于,夹生、短板、露怯的地方不少,其结果就是拖累了那些高分段落,进而最终拉低了成绩。
首当其冲的是表演问题,陈建斌、王学兵、蒋勤勤都贡献了非常出众的演技,可其他角色全是那种木讷勉强的典型的“群演”水準了。比如,片中第二和第三拨来“领”傻子的人,尤其是说着天津话的第二拨,那种浮夸表面的小品式表演,与陈、蒋的学院派、体验派,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勺子》的另一大问题是,它在主题上缺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感——怜悯。这种怜悯的缺失,不仅发生在影片中的拉条子身上,其实还体现在电影本身对角色及其命运的态度上。拉条子的遭遇是由其性格决定的,甚至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咎由自取,无法开脱的。然而,《勺子》其片近乎用的是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在呈现拉条子的个人悲剧,似乎创作者的意图就是在于表达好人没好报、人善被人欺这个道理,而不是对这些善恶嗔痴的真实生命,抱有什幺具体的情感。
儘管有些特别高明、特别老辣的电影人,对人性或者说文明抱有彻底冷嘲热讽的姿态,不过在《勺子》这里,似乎倒不是因为修炼到了这层境界,而是犯了某种技术错误,因为《勺子》本该是由人物来引导剧情,但却不幸被“主题先行”拽跑了焦点。
说到底,毕竟这是一部新人新作,所以,顾虑到这个前提,《勺子》的失误是能够想像、乃至谅解的。但是,一部电影如果想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就是说获得一个在电影史上的公允的“好电影”认证,那幺就要抛开这些外在的条件,而《一个勺子》恐怕就没法过关了。(中国青年网徐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