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是指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在2008年为激发外国青少年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对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理解而举办的中文比赛。
截至2017年,比赛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来自全世界近90多个国家2500余名外国中学生先后应邀来华参加了决赛,各国参与预赛活动的中学生达10万多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赛事背景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在2008年为激发外国青少年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对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理解而举办的中文比赛。
赛事阶段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由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组成。
预赛
由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或孔子学院(课堂)组织海外预赛,选拔并推荐优胜选手来华参加决赛;推荐优秀选手来华观摩;同时推荐符合相关条件的教师带队。
决赛
每年10月在中国举行。决赛阶段通过对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个人才艺等方面的考核,产生团体综合一、二、三等奖,个人综合一、二、三等奖,以及单项奖。
参赛选手
年龄15岁至20岁、具有外国国籍、在国外出生并成长、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在校中学生。
赛事回顾
2019年6月9日,第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卢安达赛区决赛在卢安达首都基加利落下帷幕,获得冠亚军的选手将前往中国参加总决赛。
2019年6月22日,第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葡萄牙赛区决赛在位于布拉加市的米尼奥大学落下帷幕。来自莱利亚市卡拉赞斯·杜华特中学的苏珊娜·卡斯特洛·德格拉萨(中文名温秋月)获得冠军。
2019年7月25日,第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孟加拉国赛区预选赛在孟首都达卡成功举办。最终南北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卡拉姆夺得第一名,将前往中国参加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