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

(2019-11-14 11:32:28) 百科综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是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彩教案(本科)”初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成果。2011年,教社科司函(2011)63号档案根据专家意见,要求我们对初期研究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为我们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的最终成果指明了方向。为了使最终成果质量有明显提高,2011年4月,我们在北京市科技协会召开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初期研究成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精彩教案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北京市科技协会、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专家教授夏强、张红峻、王易、张明德等,对初期研究成果的修改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研讨会后,我们又多次召开了关于对初期研究成果修改完善的小型研讨会。在这些小型研讨会中,陈勇、王易等教授对初期研究成果的修改完善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对初期研究成果进行了反覆多次的修改和完善,从而使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有很多新的突破和创新,最终研究成果质量显着提高。

基本介绍

  • 书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页数:377页
  • 开本:16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贾少英 王滨有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040372243 

内容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编着者贾少英、王滨有。
本书是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彩教案(本科)”初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成果。2011年,教社科司函[2011]63号档案根据专家意见,要求我们对初期研究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为我们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的最终成果指明了方向……

图书目录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以“胸怀民族复兴,立志奋发成才”为主题组织
演讲比赛活动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樑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收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相关资料
和典型案例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 收集我国现实社会爱国人物及其典型事例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辩论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哪一个更重要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鍊道德品质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範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我国现实社会中道德模範典型人物及其事例调查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範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範
一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校园社会公德状况调查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 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与创业状况调查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手机非法简讯状况调查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设计简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式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我国现实社会网路违法犯罪状况调查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参考资料
后记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