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道路三块板

(2019-09-06 18:00:44) 百科综合
道路三块板

道路三块板

道路三块板是城市道路断面形式之一。城市道路断面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俗称为一块板、两块板和三块板。一般应该根据道路性质、等级,并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组织以及城市用地等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之,不应受这三种基本形式的限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道路三块板
  • 外文名:Road three boards
  • 描述:城市道路断面形式

简介

道路三块板是城市道路断面形式之一。
城市道路断面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俗称为一块板、两块板和三块板。一般应该根据道路性质、等级,并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组织以及城市用地等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之,不应受这三种基本形式的限制。
一块板是所有的车辆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
两块板是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为混合行驶;
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
一般来讲,三块板适用于道路红线宽度较大(45米以上)、机动车辆较多(需要>=4条机动车道)、行车速度快以及非机动车多的主干道。一块板适用于道路红线较窄(40米以下)、非机动车不多、设四条车道已经能够满足交通量需求的情况。两块板可以减少对向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适用于双向交通量比较均匀而且车速较快的情况。
因为三块板未完全分隔开对向车流,故仍存在对向车流的干扰问题。

三块板道路公交专用道布局研究

1.三块板道路公交专用道布置形式

公交专用道主要有外侧式与内侧式两种布置形式。 其中,外侧式是指公交专用车道设定在机动车道行驶方向的最右侧车道;而内侧式则是指公交专用车道设定在机动车道行驶方向的最左侧车道。根据三块板道路的特 点,笔者提出三块板道路的四个公交专用道布置位置,也就是四个公交专用道布局方案。即公交专用道布置于主路内侧车道、主路外侧车道、辅路内侧车道以及辅路 外侧车道。

2 .三块板迅路公交专用道布局方案

1)公交专用道设定于主路内侧车道(方案一)。
该方案将公交专用车道布置在三块板道路主路的内侧车 道,即靠近中心线的车道。
宁波市中兴路规划红线宽度50m,三块板,机非 分离,断面形式为7.5m (人非混行道)-8.0m (辅道)-2.0m(机非隔离带》-15.0m(主路》-2.0m(机非隔离带》一8.0(辅道)-7.5m(人非混行道)。由于主路路幅宽度有限。结合公交专用道设计规範的相关要求:确定该方案公交专用道的宽度为3,5m.主路两侧各剩余的3.75m作为其他社会机动车道;而8.0m辅路可以考虑3.5m的机动车道与4.5m的非机动车道,也可以考虑将8.0m的辅路全部作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借用人行道,与行人混行,同时通过考虑不同铺装实现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分离。公交专用道设里于主路内侧车道方案如图1所示。
图1图1
2)公交专用道设定于主路外侧车道方案(方案二)。将公交专用道布置在三块板道路主路的外侧车道.即靠近机非隔离带一侧的车道。该方案两侧公交专用道的宽度均为3.5m.主路两侧剩余的8.0m行车道作为其他社会机动车的通道。同方案一8.0m辅路可以考虑3.5 m的机动车道与4.5m的非机动车道,也可以考虑将8.0m的辅路全部作为机动车道.人非混行。同时通过不同铺装实现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分离。公交专用道设定于主路外侧车道方案如图2所示。
图2图2
3)公交专用道设盆于辅路内侧车道方案(方案三).将公交专用车道布置在三块板道路辅路的内侧车道,即靠近机非隔离带一侧的车道。由于辅路路幅较宽。并结合公文专用道设计规範的相关要求.该方案公交专用车道宽度为4.0m.辅路剩余的4.0m作为其他社会机动车辆的通道。另外,15.0m宽的主路行车道将全部作为机动车辆的通道。而非机动车则与行人共同布置在7.5m的人行道上;并通过不同铺装实现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分离。公交专用道设定于辅路的内侧车道方案如图3所示。
图3图3
4)公交专用道设定于辅路外侧车道方案(方案四)。将公交专用车道布置在三块板道路辅路的外侧车道,即靠近侧石线的车道。该方案公交专用车道宽度仍为4.0m.辅路剩余的4.0作为其他社会机动车辆的通道。同方案三,15.0m宽的主路行车道仍将全部作为机动车辆的通道。而非机动车则与行人共同布置在7.5m的人行道上.并通过不同铺装实现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分离.公交专用道设定于辅路的外侧车道方案如图4所示。
图4图4

3.几块板道路公交l川道方案评价比选

(1)公交专用道设里于主路内侧车道方案评价。公交专用车道布置于主路内侧车道的情况.由于公交站台的
不同布置位置可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是公文站檯布且在机非隔离带上;二是公交站檯布在交叉口。
公交站檯布置在机非隔离带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公车辆停靠时需驶离专用道,与其他社会车辆造成交织冲突,同时,其他社会机动车辆超车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公交专用道。(2)由于专用道布在主路上.辅路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文通性辅路,因此大量的公交乘客需跨越辅道进行上下公车辆,存在尖锐的人车冲突矛盾,造成乘客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也给公交乘客带来极大的不舒适感。
公交站檯布置在交叉口只适合于BRT(快速公共文通)模式,而公交专用道则不适宜採用。原因主要是交叉口公文专用道上排队的公车辆不像田下-样只有一辆 (正常调度作为前提),而经常有几辆甚至十几辆。这幺多公车辆大部分都需要在同一停命站停靠势必影响到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公交专用道整体效能的发挥。
2)公交专用道设定乾主路外侧车道方案评价。公交专用车道布置在主路外侧车道也同样存在乘客跨越辅路上下公车辆造成的交通安全隐患。另外.当辅路车辆进入主路直行或左转.以及主路车辆进入辅路提前右转时.均与公车流发生交织冲突,影响主路.辅路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同时也由于视距不足造成交织车辆的安全隐患。
3)公文专用道设定于辅路内侧车道方案评价。公交专用车道布置于辅路内侧车道时既存在方案一的问题,也存在方案二的问题。如该方案也同样存在公车辆停靠时其他车辆超车时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情况。还有主辅路交换车辆时因公车辆的阻挡造成视距不足,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另外当上游交叉口的社会车辆进入辅路时与直行公车辆也造成了交织冲突,这也是该方案的一大劣势。
4)公交专用道设定于辅路外侧车道方案评价.公交专用车道布置在辅路外侧车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地块车辆的出入造成一定的不便.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