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公交司机荒

(2019-10-13 14:24:20) 百科综合

公交司机荒

公共运输是城市的视窗,也是老百姓出行的主要工具。司机队伍的稳定,直接关係着城市的交通大动脉。近两年来,在新疆及各地州市的公交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司机流失的现象,并且愈演愈烈。即使在当前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一些司机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去当一名公交司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公交司机荒
  • 地点:长春
  • 类别:事件
  • 相关:公交司机

长春方面

数据调查

数据调查

长春公交司机缺口4000余人
公交司机荒
公交司机生存艰难 11月4日,刘永正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亮出了自己的工资单,指了指上面的数字说:“2000元刚刚出头,这是一个月一天都不休息所获得的报酬。”

公交司机生存艰难

30齣头的刘永正说:“安安稳稳睡个觉是个奢望,我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搭上公司的交通车到单位为一天的公交出行做準备。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公交司机紧缺,我们必须天天来上班,一个月如果能够排到一天的休息日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许多司机为了多挣点钱,一天都捨不得休息。”
乌鲁木齐公交集团某部大队长何江在总结公交司机的工作特性时用3方面来形容: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公交司机的薪水也就是在一千三四到两千元左右徘徊,而这样的收入水平,和十年前是一样的,而物价都翻了几番,而我们的收入永远是一个固定的数字。”何江说。
2006年5月,乌鲁木齐市政府对公交公司进行改制,成立了由国有控股和参股的公共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公交珍宝巴士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合计占全市公交市场份额的70%。
即使公交集团的司机收入已经是非常微薄,但依然让珍宝巴士公交公司的贺强羡慕不已:“其实,公交司机也有身份地位的阶层划分,公交集团是公家的企业,而珍宝巴士是私人承包的公交运营集团,所以珍宝巴士司机的收入更加寒酸。”
何江告诉记者,年初政府发布通知,表明公共运营的客运司机正处于不饱和状态,现在的公交司机出走后,一部分人去了需要客运司机的大企业,比如电信、油田等地方,一部分人成了私人货运、客运驾驶员。无论是走哪一条路,都比呆在公交行业的状况要来的好,收入丰厚的多。
在2009年乌鲁木齐公交集团的年终总结大会上,市政府一位领导当着台下的所有干部职工讲了这样一句话:“公交系统的员工工作很辛苦,待遇很低,我们会想办法给你们解决的。”此话一出,台下掌声雷动,何江说:“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鼓掌,我们太希望能够解决我们的待遇问题了。”
压力与矛盾并存

压力与矛盾并存

每一位在公交行业时间久了的司机都深谙这样的道理:开公车,既要面对这座城市日益糟糕的交通状况,又要为乘客服务,其中的滋味并不好尝。
范师傅盯着方向盘右前方的GPS系统计算着时间,每停靠在一个站点,老范都不厌其烦的对上车的乘客说:“请上快一点,请上快一点。”GPS系统上清楚地显示了这趟车一共晚了多长时间。
范师傅说,每一班车都有固定的运营时间和速度限制,如果司机没有按时完成跑公交的趟数,就意味着这个月的工资又要打折扣了。两千多的工资,因为运营时间无法符合规定,司机只能拿到一千三四的收入。
据了解,乌鲁木齐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升至32万辆,机动车数目的剧增直接导致道路的严重拥堵。
11月3日下午七点一刻,范师傅所开的905迎来了今天最后一个拥堵高峰。车窗外,车辆密集的排队前进,车窗内,下班的人群,下课的学生将车厢挤成了一个沙丁鱼罐头。
GPS系统显示着老范这趟车已经超出了运行的规定时间,范师傅说:“车多、路况差,道路拥堵是公车司机的心头大患。”所以他才会不断地请上车的乘客快一点。
一方面是压力,一方面矛盾,何江形象地比喻说:“公车司机是在和一车乘客打交道,一种是服务者的角色,一种是被服务者的角色,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打交道,其实非常的複杂。”
公交集团某车队队长阿依努尔说,一方面,公车上乘客发生的一切擦撞事故,都由公交司机负责善后赔偿,这让司机的心里很恐慌,就怕拉到不懂事的小孩和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另一方面,每辆车上标有的投诉热线,让司机动辄处在乘客的投诉和指责之下,被投诉后司机既要承担心理压力,又要蒙受经济损失。
在珍宝巴士的投诉接待办公室,接待员小王不时接到乘客的电话,其中反映高峰期司机不通情理不让乘客在后门下车的抱怨声最多,一位被投诉了好几次的司机曾经激动地对小王说,司机的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再这样被不断投诉下去,这一行我真的是乾不下去了。
贺强感到,自己被放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上。他纳闷的是,在工作中,乘客将公车司机看做具有公共职能的工作者,应当受到纳税人的监督,可是贺强觉得:“实际在待遇身份上,自己就是个出来打工的。”
公交痼疾凸显 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运输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

公交痼疾凸显

2009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北京交通工作时指出,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运输的重要作用,为广大民众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公共运输服务,使广大民众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
乌鲁木齐市珍宝巴士总经理姚德洪对来访的媒体说:“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作为中国的能源基地,它的首府乌鲁木齐的发展前景肯定不可估量,大家相信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当时我们看重的是乌鲁木齐的发展前景。”
民营力量的介入,在给乌鲁木齐公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瓶颈。据了解,珍宝巴士的2010年上半年运营中,每1000公里的运营收入是3264元,而每1000公里的运行成本是3675元,也就是说,仅2010年上半年,企业亏损1765万元。
乌鲁木齐市政协委员孔德云在一项专项调研中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公交事业的配套改革没有跟进,公交事业没有回归到社会公共事业的定位上。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公交事业开始民营化改制,在引入民营资本进驻的同时,一些城市的政府投入逐渐淡出,企业进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中。
记者从乌鲁木齐公交总公司了解到,2004年以前,市政府曾每年补贴公交系统200万元,到2004年年底停止了补贴。在燃料、材料和基建、车辆更新等成本上升的情况,2008年该公司亏损1.1亿元,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低下,优秀员工外流,车辆老化等原因,致使企业运营环境和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008年、2009年,市政府分别补助公交总公司5500万元和1772万元。“对于4亿元以上的年运营成本,4亿元左右的年收入,两个公司每年都面临几千万的亏损,政府这几年的补助补贴仍然堵不住亏损的漏洞。”乌鲁木齐市公交总公司一位知情人士说。
效益不佳的公交企业,对公交司机的吸引力日趋下降,乌鲁木齐公交集团某部大队长何江表示,就以现在的企业经营状态来说,即使企业为了挽留公交司机,愿意拿出资金为司机提高工作待遇,也是力不从心。公交司机身份转变,待遇提高遥遥无期。
乌鲁木齐市公共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春说:“公交服务需求逐年上升,企业改制后几经努力但仍力不从心,解决之道还在政府手中,希望政府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企业结束连年亏损的历史,让百姓享受更好的公交服务,更优惠的价格。”

黑龙江方面

公交驾驶员缺口3000人 日前,记者在道里区74路哈尔滨话剧院站台前看到,在此等候74路公车的乘客已有20余人,很多乘客不停的朝远处观望,始终不见74路的蹤影。一位大娘得知记者在等74路公车告诉记者,别等了,74路20多分钟都不来一趟,还不如倒车呢。

公交驾驶员缺口3000人

在道里区建国街91路车站,一位乘客告诉记者,91路来一辆车太费劲了,夏天要几十分钟,冬天最多的时候要1小时。採访中,一位公交司机告诉记者,现在司机特别紧缺,一些线路公车都被迫“趴窝”,所以发车间隔时间就得延长。
21路车队负责人告诉记者,21路一共36台车,司机缺口十七八人,目前只能出车20多台,近10台车没人开。为了保证高峰三分钟一趟车,平峰四五分钟一趟车,他们很多司机连轴转。而且,现在队里的司机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后继乏人,车队每个月亏损1万,甚至几万。
据哈市公交管理处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哈市国有、民营公交企业都存在“司机荒”问题,冬季更为明显。截至6月末,哈市共有公车4785台,按正常情况,公车司机数量应该是配车台数的一倍,但目前,哈市公交驾驶员只有6476人,缺口3000人左右,约占1/3。
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 採访中,一些公交线路对于驾驶员短缺造成的公车“趴窝”问题都避而不谈,因为公车“趴窝”意味着车队的出车率低,导致老百姓坐不上公车,市民出行受阻。是什幺原因导致哈市公交行业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呢?

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

7月7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工部街112路终点调度室,一位老调度员不断地感叹: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司机不好招。目前,112路车的司机缺口30%,一些车被迫停运,车队也很无奈。
112路韩司机介绍,公车司机正常出车应该是乾一天,休一天,但目前,有的司机乾两天,或者三天也休不上一天,睡眠严重不足,有些甚至带病作业。112路是小线路,一些大线路的公车司机早上3点多钟就起床,晚上收车近12点,就这样乾,一个月只能挣到1400多元,很多公车司机都改行了,剩下的都是“老人”。
同时,记者了解到,在福利待遇方面,哈市国营公交企业的部分正式职工享受三险一金等待遇,而另外一部分驾驶员属于聘用司机,与民营公交企业驾驶员一样,基本没有三险一金,而且还要承担运行过程中出现事故的相关费用。强大的工作压力、微薄的月薪收入导致越来越多的驾驶员离开公交行业。
基础设施差缺少保障 不仅是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对于公车司机来说,工作环境差也是导致没人愿意乾公交司机的原因。

基础设施差缺少保障

112路韩司机对记者说,吃饭、如厕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由于没有像样的调度室,他们很多时候吃饭都在路边,或者车上解决。而为了儘量减少如厕次数,很多驾驶员都少喝水,甚至不喝水。
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市公车终点站的调度室有190个,缺口在50个左右,绝大多数调度室都是简易活动房,狭小简陋,只能供调度人员遮风挡雨,到了冬天取暖就成了大问题,驾驶员休息室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许多司机到达终点后,只能在路边找个阴凉的地方,道牙子上、公车上吃口饭、休息一会。
“车内乘务员取消后,驾驶员不仅要安全驾驶,还要看着乘客刷卡、投币,提示给老弱病残让座、解答线路,有些线路还需要报站,有些市民不理解,上车就给脸色看,还有动手打人的,谁愿意受这罪呀!”司机刘师傅说。
公交行业期待良性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公交企业由于投入不足、包袱沉重、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司机不足的状况在全国公交行业也比较突出。为了能够稳定行业,哈市公交企业也做了很多努力。哈市电车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稳定驾驶员群体,电车公司在制定严格考评制度的同时,提高服务标準。每天为驾驶员準备早餐,过生日时为职工送上一份蛋糕,同时提高工资标準,设立满勤奖,如果运营过程中服务质量好,乘客认可,每月还会有一定的奖金。

公交行业期待良性发展

哈市公交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公交部门正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善驾驶员的就业环境。目前,哈市已经通过立法的形式降低了驾驶员的準入门槛,并建议公交企业适当提高驾驶员的待遇。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公交部门正规划设计16处公车场站,满足驾驶员就餐、休息、如厕等实际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位交通专家认为,公交驾驶员“用工荒”问题,说明政府部门对于公交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公交优先的政策没有得到充分落实。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场站等基础设施薄弱,驾驶员无法在一个舒适、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公交行业的扶持力度,明确突出公交的公益性,树立行业威信,吸引更多驾驶员参与到公交运营中,弥补公交驾驶员不足的同时,为公交行业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