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通道车

(2019-10-25 04:49:49) 百科综合
通道车

通道车

通道车,是公车的一种,又称铰接车,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通道车由两节车厢组成,中间通过铰盘连线在一起,通道车长度大概有15米左右,可以容纳130人左右,配有一名司机以及两三名乘务员,负责售票以及在通道车转弯时,将身子或者手臂探出窗外提醒过往的其他人和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通道车
  • 类别:公车的一种
  • 又称:铰接车
  • 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

简介

比较有名的通道车有北京产的黄河通道车等。
通道车承载着几代人对公车的记忆,是很多人儿时或者年轻时对公车的印象。

出现

在1993年之前,车很紧缺,“乘车难”成了市民生活的一个大问题。当时,市民在车上摩肩接踵,前胸贴后背。最有效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大容量的车,因此公交公司开始发展双层巴士和通道车。在连线起两节车厢后,发现容量还是不够,于是又想办法把通道车中间那排坐位撤掉,以腾出更大的空间,容纳更多的乘客。半个世纪以来,通道车为解决市民“乘车难”做出了巨大贡献。

缺陷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道车也显露了它的“疲态”与不够“时尚”。城市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私家车拥有量不断上升,路面交通压力很大。通道车的庞大车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压力。在转盘或十字路口,巨大的通道车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有时候,通道车甚至在交通要道口坏掉了,后面的司机们只有乾瞪眼。
通道车的外观及内在都已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市民们已经不满足于单单有车坐了,人们希望的是车能更加迅速、更加舒适。而通道车由于车身庞大,相对车速较慢;车内的坐椅及车身外观也是“老气横秋”,而且内部也没有安装冷气设备。
同时,由于要“拖”两节车厢,用汽油发动机,马力不够,因此通道车都用柴油发动机。随着车的老化,柴油发动机造成了不小的污染及噪音。“他们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啦。”一位多年管理通道车的负责人这样表示。
大部分城市的通道车在2004年左右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灵活性更强、更舒适的单体客车。

记忆

一位高师傅告诉记者,这些通道车是公车中的“明星”,给驾驶它们的司机们挣足了面子。司机们碰面的时候总会“抬举”一下驾驶通道车的司机:“你‘住’的可是‘两房一厅’,我们才一间,你可真够大牌的”。原来,两节车厢便是“两房”,而小小的驾驶室成了“大厅”。
高师傅告诉记者,开“两房一厅”比开其他车难多了。主要是车身长,因此转弯与倒车的时候都比较困难。如果技术不行,倒车很容易撞东撞西。看来,司机们要享受“两房一厅”的待遇得有两下子。
一位老公交司机告诉记者,这种老式的铰接式公车最早的时候有三个车门供上下,为了保证正常的检票工作就相应地配了三个乘务员,每个乘务员各执一根小红旗,总共三根;后来,乘车秩序发生了变化,改成前、后门上,中门下,就只需要两个乘务员“把关”了。现在厦门大力发展“无人售票”制,而车内也只剩下一个乘务员了,她手上的小红旗作为一种安全警示,提醒市民车要靠站了,别靠近车辆,或者车要转弯,旁边的车辆得小心些。
在以往乘车难的情况下,车厢内摩肩接踵,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盗窃事件时有发生,还有一些流氓趁机对女同志“揩油”。而当时公车有个派出所,他们对付这些不法分子也有自己的一套。在发现有这种情况时,车上的公交员工会在这些“不法分子”身上作个记号———点一个小红点。等到下车时,将其擒获,让其抵赖不得。
一位老公交人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文化的演变,但我真心希望它们能留在我们身边,作为一段活的历史。”

新生

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3日讯息:本月15日起,300路快内环、300路快外环现有的30辆单机车,将更换成18米长的新通道车,每辆车运力翻一番。新换的30辆通道车为欧IV标準的柴油车,18米长车身,发动机后置,车内装有移动电视。300路快内环、300路快外环现在平均每天的高峰满载率为68%左右,而在个别拥挤路段能够达到100%。更换后的新车每车的客运量从单机车80人增加到170人,将能缓解尖峰时段客运压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发现的是,通道车仍然有它的用武之地,例如在转弯较少而客流较大的线路上。另外,只要给原来的通道车加上现代技术,那些缺陷将可以被克服,通道车将迎来新生。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