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Beijing Modern Tram Xijiao Line)是北京公交运营的第一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于2017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标誌色是朱红色。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起于巴沟站,连线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玉泉郊野公园和颐和园,止于香山站,大致呈东西走向。
截至2017年12月,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全长8.8千米,其中地下线约1.36千米,桥樑区间为721.94米,暗挖区间长度约428米,其余均为地面线部分;共设6座车站,全为地面站;採用5节编组列车。
2018年国庆期间,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共运送乘客30万人次,10月3日单日进站乘客达到5.69万人次,刷新了最高记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
- 外文名:Beijing Modern Tram Xijiao Line
- 代表色:朱红色
- 开通时间:2017年12月30日
- 轨道类型: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 起止站点:巴沟站,香山站
- 线路长度:9.4千米
- 车站数量:6座
- 车辆编组:5节编组
- 最高速度:70千米/小时
历史沿革
2011年年初,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已破土动工;同年6月底,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实现全面开工。
2016年4月12日,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颐和园南门站取消,七站变六站,从昆玉河下穿过。
2017年12月30日,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开通试运营。
2018年1月1日,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列车脱轨,发生事故列车为XJ003。3月1日,由于脱轨事故而停运的香山站已恢复运营。4月29日,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不含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实现刷二维码乘车。因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是地面线,且闸机全部在户外,设备调试较为複杂,暂缓实现刷二维码乘车。9月26日,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开通易通行二维码乘车业务,乘客可刷码乘车。

线路站点
线路参数
概况 | |
类型 | 现代有轨电车 |
起止站 | 巴沟站——香山站 |
车站数 | 6 |
运营 | |
营运地区 | 中国北京 |
运营状态 | 运营中 |
开通日期 | 2017年12月30日 |
运营方 | 北京公交集团有轨电车有限公司 |
线路标识色 | 朱红色 |
技术 | |
全长 | 9.4千米 |
双线 | 全线 |
轨距 | 1435毫米 |
电气化 | 交流750V 受电弓受电 |
最高速度 | 70千米/小时 |
编组 | C型车準5节编组(预留重连条件) |
车辆段 | 1处 巴沟车辆段 |
列车编号 | XJ001-XJ031 |
车站列表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全长约9.04千米。其中桥樑区间为721.94米,暗挖区间长度约428米,其余均为地面线部分。全线共设地面车站7座。最大站间距2225米,最小站间距893米,平均站间距1493米。
编号 | 车站名称 | 所属区段 | 开通日期 | 可换乘线路 | 站台形式 |
---|---|---|---|---|---|
XJ01 | 巴沟站 | 全线 | 2017年12月30日 | 北京捷运10号线(出站换乘) | 地面单侧式站台 |
XJ02 | 颐和园西门站 | 无 | 地面侧式站台 | ||
XJ03 | 茶棚站 | 地面侧式站台 | |||
XJ04 | 万安站 | 北京捷运L6线(2020后) | 地面侧式站台 | ||
XJ05 | 植物园站 | 无 | 地面侧式站台 | ||
XJ06 | 香山站 | 地面单侧式站台 |
注:全线车站上下行付费区均不连通,巴沟站换乘10号线需出站换乘,里程不连续计算。
站点命名
站名 | 站位 | 命名原因 |
巴沟站 | 位于海淀区中部 | 历史上这个地方泉水较多,这些泉水注入万泉河,其中有八条较大的沟渠,在水边台地上形成聚落,明万曆年间称“八沟村”,后谐音为“巴沟村”。明代《长安客话》载:“北淀之水来自巴沟,或云马沟即南淀也。”清代《日下旧闻考》称:“万泉庄泉源随地涌现……水之由万泉庄注巴沟,由巴沟入畅春园者,其源流始大者。”巴沟村有巴沟桥,乾隆皇帝曾在此立碑以志之。巴沟桥东南与万泉庄接壤,其水自南而北流入畅春园。1958年以前,泉水仍分八条河沟北入万泉河,东西走向的道路上建有八座单孔石桥,后因地下泉水枯竭而使八条泉流中断,沟渠被逐渐填平,桥樑拆除,形成大面积农田。 |
颐和园西门站 | 位于颐和园西南部 | 颐和园初为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重建后改称颐和园。“颐和”为“颐养天年,天下太平”之意。1900年颐和园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3年重新修复。该园西门临近西堤和畅观堂,也是颐和园对外开放最晚的大门,三楹一明两暗,系宫殿式建筑,虽然建筑规模小于东宫门和北宫门,但古朴典雅,为游客从西部进入颐和园的主要通道。 |
茶棚站 | 位于玉泉山南侧 | 茶棚也称“舍茶棚”,是旧时庙会期间在香道上为香客提供饮食、休息的场所。妙峰山早年间每年四月初一至十五办有庙会,城里的人们多出西直门,向西北至玉泉山下,然后经功德寺,翻过红山口,再向西北,过西北旺、温泉到北安河,沿香道至金顶娘娘庙进香。玉泉山下的舍茶棚是不少香客去往妙峰山的必经之处。舍茶棚全称“万缘舍茶棚”,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李姓人家所办的善事。除了备有茶水外,还有馒头、鹹菜、粥,均免费提供给过路的香客。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破旧的舍茶棚被拆除,后在此建成新房。“茶棚路”至今尚存。 |
万安站 | 临近万安公墓 | 早年间这一带为大面积的沼泽地带,水草丰富,被封为皇家禁地。清王朝灭亡以后,在此看守禁地的人们定居下来,以耕种为生,逐渐形成一个小村落,因村落之西有万安山故名“万安里”。 关于万安山名的由来,相传元代时,西山古剎弘教寺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万安法师主持香火,他以普度苍生为己任,经常施善济贫。圆寂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这座山称作“万安山”。1928年此地闢为“万安公墓”,80多年来这里长眠了两万余位社会各界人士,其中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近百位。 |
植物园站 | 地处香山路西段,紧邻北京植物园 | 该园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分为两处。一处在香山路南侧,隶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植物标本收集与科研为主,俗称“南植”,建有树木、宿根花卉、月季、牡丹、水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园区和国内最大的植物标本馆,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另一处在香山路北侧,隶属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以植物观赏及旅游观光为主,俗称“北植”,建有树木园、宿根花卉园、月季园、牡丹园等。其所辖地域的南部曾为清代健锐营正白旗营地,据传曹雪芹晚年曾居住于此。北部有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兜率寺”,内有元代“冶铜五十万斤铸释迦牟尼卧像”,清雍正十年重修后,赐名“十方普觉寺”,俗称“卧佛寺”。 |
香山站 | 位于香山脚下 | 香山最高峰的山顶上有两块巨大的岩石,形如香炉,名“香炉山”,简称“香山”。据史料记载,明朝香山曾有杏树十万株,开花时节十里飘香,明代《帝京景物略》称:“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而杏花天,十里一红白,游人鼻无他薄,经蕊红飞白之旬。”明朝王衡称:“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之第一胜处也。” 另外还有个说法,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附近有座香山,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后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故《华严经》在排列阎浮提十大名山时,香山仅次于须弥山(即雪山,今喜马拉雅山)名列第二,成为佛教名山。自佛教传入中国,“香山”之名也来到我国,多将建有佛教寺庙的高山称为“香山”,北京香山只是其中的一座。2012年香山被世界名山协会授予“世界名山”的称号,至此成为世界第24座名山。 |
参考资料: |
线路走向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西起于香山路停车场,沿香山路向东,下穿西五环路香泉环岛后,右转进入旱河路,沿旱河路向南经过万安东路后右转,沿万安东路向东穿过茶棚村后进入规划玉泉郊野公园,线路经过北坞村路前转向南并下穿北坞村路,而后沿北坞村南街向东,在规划金河路路口转向南,再沿规划金河路向南,同时线路穿过规划南水北调公园北端,在规划金河路终点处线路右转从南水北调公园东侧上跨四环路和京密引水渠进入巴沟路,终点进入巴沟车辆段与北京捷运10号线巴沟站衔接换乘。
西郊线线路图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截至2017年12月底,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运行时间为每日7点至17点,运行区间为巴沟站到万安站,途经颐和园西门和茶棚站(共4站),单程约为6.1千米,每日组织4列车上线试运行,早上7点到晚5点,间隔12到15分钟,运行速度约为18.3公里/小时,全程约30分钟。
截至2018年3月,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巴沟站首车时间5点30分,末车时间22点30分 ;香山站首车时间6点,末车时间23点。线路配车31部,高峰发车间隔为10分钟,平峰发车间隔为12分钟,单程平均时间32分钟。
客运流量
2018年3月21日至5月1日北京植物园桃花节期间,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累计运送乘客820141人次,周末及节假日运送乘客468421人次。4月30日为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客流最高日,全日进站量为54367次,出站量为52543次。
2018年中秋,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共运送乘客11.3万人次,日均约3.7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4.2万人次。
2018年国庆期间,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共运送乘客30万人次,10月3日单日进站乘客达到5.69万人次,刷新了最高记录。
设施设备
车辆设施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採用100%地低地板列车,由5个模组铰接组成,车长32.35米,车辆定员300人,车辆内共设定座椅58个。车门位于车辆的两侧,每侧设定2个单扇门和4个双扇门,以满足双向性和特定的车站配置。地面距车辆地板仅有35厘米的高度,採用大玻璃窗设计。
西郊线列车

运行设施
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全线进行绿化或铺面,槽型轨在钢轨上实现轮缘槽的设定,可最大限度的实现绿化和铺面面积,取得良好景观效果。同时,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小半径曲线较多,在小半径曲线地段,槽型轨能起到护轨的作用,防止车辆独立轮脱轨,且可减小钢轨磨耗。
主要工程
由于环境要求高,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便引入景观设计,通过对周围环境、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的分析研究后,对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的线路敷设方式,供电方式,节点空间的营造提出要求,最终使其与周围环境能够形成有机整体。
西郊线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在香山环岛东侧将进入地下,经过对地下施工现场进行空气检测,可燃气体是正常标準的1000多倍。一旦电焊等设备溅出一丝火花,都会有爆炸风险。后历经3个月确定施工方案:先像矿山施工一样加大通风设施,让可燃气体迅速排出地下隧道,浓度达不到爆炸下限;接着将闸箱等各类用电设备换成防爆性能更好的装备;甚至在开挖前,採用更环保的水基型灭火器喷洒,既在土层上形成一层临时保护膜,又防止了对周边土体的二次污染。
文化特色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沿线穿行的区域为中国历史着名的“三山五园”地区,即皇家行宫苑囿区;沿线征地充分考虑了景观绿化的需要,乔木、灌木、草皮相结合,把“有轨电车”这个现代景观植入到“三山五园”地区整体环境中。
西郊线列车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沿途六个站台的设计风格在保持中国风的基础上又与捷运站台有很大区别,比起捷运站造型各异,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站台则弱化了建筑物的设计感。车站装修、供电接触网桿及路灯等方案多採用新中式风格,还能看到万字纹、华表、宫灯等传统文化符号。设计既体现了时代特色,与周边环境结合又不突兀。
价值意义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是连线北京市主城区和香山风景区的一条以旅游、休闲、观光为目的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被称为“最美”西郊线。(千龙网 评)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沿途经过香山、植物园等热门旅游区域,为市民提供了绿色出行新选择,缓解了香山地区的拥堵情况。(北京青年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