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铰接

(2019-08-14 04:31:53) 百科综合
铰接

铰接

铰接,指用铰链连线。常用在机器、车辆、门窗、器物的两个部分的装置或零件的连线,如铰接式无轨电车、铰接式货车、铰接式客车。人们常见的门扇和门框是连线在一起的,所以它们是不可以分离的,但它们还是可以具有有条件的相对运动。这主要是连线它们的铰链使它们具有门扇和门框的运动特点的。后来人们就把具有门扇和门框的运动特点的连线叫做铰接。铰接在力学分析中以及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套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铰接
  • 外文名:hinge joint
  • 拼音:jiǎojiē
  • 释义:用铰链把两个物体连线起来
  • 不同点分法1:虚铰和实铰
  • 不同点分法2:单铰和复铰

转动能力

塑性设计的框架要求塑性铰部位有一定转动能力,以便后续的内力重分布能够出现。
1.刚性连线这种构造假定樑柱连线有足够的刚性,樑柱间无相对转动,连线能承受弯矩。铰支连线这种构造假定结构承受重力荷载时,主梁和柱之间只传递垂直剪力,不传递弯矩。这种连线可以不受约束的转动。
2.在钢结构框架的传统分析与设计中,为简化分析设计过程,樑柱连线被认作理想的铰接连线或完全的刚性连线,并且认为:连线对转动约束达到理想刚接的90%以上,可视为刚接;在外力作用下,柱樑轴线夹角的改变数达到理想铰接的80%以上的连线视为铰接。採用理想铰接的假定,将意味着梁与柱之间没有弯矩的传递,就转动而论,用铰连在一起的梁和柱将相互独立地转动.
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刚接柱脚,相反不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铰接柱脚,刚接与铰接的区别在于是否能传递弯矩,从实际上看,如果锚栓在翼缘的外侧,就是刚接,而且一般不少于四个,如果在翼缘内侧,就是铰接,一般为两个或四个。
这两种柱脚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对侧移控制,如果结构对侧移控制较严,则採用刚接柱脚,例如有吊车荷载的情况,吊车荷载是动力荷载,对侧移比较敏感,而且侧移过大会造成吊车卡轨现象,此时应把柱脚设计成刚接柱脚。

建筑上的连线

钢结构中,梁与柱的连线通常採用3种形式,柔性连线(也称铰接)、半刚性连线和刚性连线。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判别一个节点属于刚性、半刚性或铰接连线主要是看其转动刚度 ,刚性连线应不会产生明显的连线夹角变形,即连线夹角变形对结构抗力的减低应不超过5%。
樑柱的半刚性连线可以採用在梁端焊上端板,用高强螺栓连线,或是用连于翼缘的上、下角钢和高强螺栓。其设计要求如下:
(1)端板连线 在端板连线节点中力的传递可将梁端弯矩简化为一对力偶,拉力经受受拉翼缘传递。受拉螺栓对受拉翼缘对称布置。压力可以通过端板或柱翼缘承压传递,压力区螺栓可少量设定,并和受拉螺栓一起传递剪力。
(2)上下角钢连线 用上下角钢连线的节点中,受拉一侧的连线角钢在弯矩作用下,不仅竖肢变形,水平肢也变形。因此,角钢连线的刚度比端板者稍低。
连线性质的划分应由下列三项指标来表征
抗弯刚度,转动刚度,延性(转动能力)。
抗弯承载力是连线强度的主要项目,此外还有抗剪强度。刚性连线从理论上来说,承受弯矩和剪力的能力应该不低于梁的承载能力,亦即不低于梁的塑性铰弯矩和腹板全塑性剪力。地震区的框架应该要求更高,体现“强连线-弱构件”的原则。对于柔性连线则只要求其抗剪能力。半刚性连线介于刚性和柔性连线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
连线的转动刚度由弯矩-转角曲线的斜率来体现,它不是常量,转动刚度对框架变形和承载力都有影响。对变形的影响需要结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分析。为此,应考察连线的初始刚度或标準荷载作用下的割线刚度。刚性连线的刚度,理论上需要达到无限大,但实际上只要达到一定的限值就可以看作是刚性连线,问题在于如何从数量上做出界定。

公车上的套用

在我国及国外许多城市,铰接公车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它和普通公交的区别在于它是用铰链将两节车厢连线起来,使车身变得更长,并最佳化了转向半径和载客量,使一部车能运输更多的人。
连云港BRT的青年18m铰接连云港BRT的青年18m铰接
一般的铰接公车有16m长和18m长,着名的铰接公车生产厂商有青年客车,宇通客车,海格客车及黄海客车等。大多数铰接车採用后置引擎全承载布局,少数採用前置布局,极少数採用中置布局。
合肥的安凯18m铰接合肥的安凯18m铰接
北京的京华16m前置铰接北京的京华16m前置铰接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