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莱茵兰战役

(2019-03-12 01:48:10) 百科综合
莱茵兰战役

莱茵兰战役

莱茵兰战役,开始于1945年2月7日,结束于3月2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歼灭莱茵河左岸(即莱茵兰)德军并夺取右岸登入场,于1945年2月—3月实施的进攻战役。

基本介绍

  • 名称:莱茵兰战役
  • 地点:德国莱茵兰
  • 时间:1945年2月7日—3月23日
  • 参战方:美国,英国,加拿大;纳粹德国
  • 结果:盟军获胜
  • 主要指挥官:布雷德利;阿尔弗雷德·施勒姆

战役背景

阿登战役结束后,德“H”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和“G”集团军群退守齐格菲防线,企图阻止盟军攻入德国本土。欧洲盟军最高司令D.D.艾森豪上将决心以第21集团军群(司令为B.L.蒙哥马利元帅,辖加拿大第1集团军、英第2集团军和美第9集团军)、第12集团军群(司令为O.N.布雷德利中将,辖美第1、第3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群(司令为J.L.德弗斯中将,辖美第7集团军、法第1集团军)从奈梅亨至卡尔斯鲁厄一线发起进攻,突破齐格菲防线,歼灭莱茵河左岸德军,伺机在右岸建立登入场。德军西线总兵力为73个不满员师,弹药油料奇缺。盟军兵力兵器均占绝对优势。
美国第3集团军的部队美国第3集团军的部队

战役过程

2月7日,美第1集团军左翼首先发起进攻,但未能夺占鲁尔水坝。德军乘机打开水坝,造成河水泛滥,美第9集团军被迫推迟进攻。8日,加第1集团军发起进攻,遭德军顽强抵抗,加之天气异常恶劣,道路泥泞,直至21日才进抵戈赫。23日,美第9集团军发起进攻,渡过鲁尔河向韦瑟尔推进。德军防线崩溃,撤至莱茵河右岸并炸毁所有桥樑。26日,加军再次进攻,3月4日进抵盖尔登,与美第9集团军会合,10日占领克桑滕。盟军俘德军5.3万人,但未能围歼德“H”集团军群。
3月3日,第12集团军群发起进攻,进展迅速,7日进抵莱茵河畔科隆至科布伦茨一线。同日,其第1集团军夺占横跨莱茵河的雷马根桥,并迅速巩固右岸桥头堡,至16日所属3个军均进抵右岸;13日,其第3集团军向沃尔姆斯、美因茨方向发起进攻,迂迴齐格菲防线,掩护第1集团军右翼。15日,美第7集团军向齐格菲防线发起正面进攻,进展甚微。20日,美第3集团军占领美因茨和沃尔姆斯,德“G”集团军群面临被合围的危险,被迫撤过莱茵河。23日,美第3集团军的1个师在奥彭海姆偷渡成功,另10个师随后渡河,建立起牢固的登入场。

战役结果

通过莱茵河战役,盟军全线突破齐格菲防线,肃清莱茵河左岸德军,俘虏25万人,并在右岸建立起战略登入场,为进军德国腹地準备了条件。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