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国联军是游戏《红色警戒》中的盟军,宗旨是保护自由国度的人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盟国联军
- 外文名:Allied
- 对立:协约国
- 宗旨:保护自由国度的人民
- 敌人:苏维埃和旭日帝国
- 类型:军事同盟
盟军(Allied)
盟军:由众多西方已开发国家组成的军事同盟,他们的宗旨是保护自由国度的人民不受到侵略或恐怖主义的伤害,抵御苏联和其他一些国家带来的威胁。受过良好训练,并配备有先进车辆的盟军拥有快速的反应能力,适应全球各个战场的挑战。不过,他们依然希望能够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儘管,女特种兵谭雅从不认同这一政策…… 组成
在《红色警戒》(即一代)中: =组成:欧洲同盟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挪威,荷兰,瑞士,丹麦,西班牙,义大利等,出场英法德) =领导者:冯·伊瑟林将军 =宗旨:保护自由世界,对抗苏联红军对欧洲的入侵,击垮史达林政府。
在《红色警戒2》中: =组成: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加拿大等(游戏过场势力图中可看出,出场参战只有英美法德韩)。 =领导者:美国杜根总统、盟军卡维利将军 =宗旨:保护自由世界,反抗苏联对美国本土的侵略,粉碎苏军叛徒尤里的阴谋(资料片尤里的复仇)。
在《红色警戒3》中: =组成:美、英、法、德、丹麦、荷兰等等(过场电影中透露的信息),出战方只有盟军 =领导者:美国阿克曼总统、盟军陆军元帅宾汉 =宗旨:保护自由世界,打击另外两个世界强权——苏维埃和旭日帝国(是昇阳帝国,即日本)
大战时的盟国联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军
同盟国军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为德国、义大利(后转为协约国)、奥匈帝国等。 与其对立的是协约国,协约国成员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美国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军
同盟国军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加拿大(英属自治领)、澳大利亚(英属自治领)、衣索比亚、朝鲜等数十个国家。
与其对立的是轴心国,轴心国成员为德国、日本、义大利。并有少数国家拥护,如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等。
各国加入同盟国的时刻
波兰: 1939年9月1日
英国: 1939年 9月3日
澳大利亚: 1939年 9月3日
纽西兰: 1939年 9月3日
法国: 1939年 9月3日
尼泊尔: 1939年 9月4日
纽芬兰: 1939年 9月4日
汤加: 1939年 9月4日
南非: 1939年 9月6日
加拿大: 1939年 9月10日
丹麦: 1940年 4月9日
挪威: 1940年 4月9日
比利时: 1940年 5月10日
卢森堡: 1940年 5月10日
荷兰: 1940年 5月10日
自由法国: 1940年 6月18日
希腊: 1940年 10月28日
南斯拉夫: 1941年 4月6日
苏联: 1941年 6月22日
图瓦: 1941年 6月25日到1944年 10月11日
巴拿马: 1941年 12月7日
菲律宾: 1941年 12月7日
哥斯大黎加: 1941年 12月8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41年 12月8日
萨尔瓦多: 1941年 12月8日
海地: 1941年 12月8日
宏都拉斯: 1941年 12月8日
尼加拉瓜: 1941年 12月8日
美国: 1941年 12月8日
中国: 1941年 12月9日
瓜地马拉: 1941年 12月9日
古巴: 1941年 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 1941年 12月16日
墨西哥: 1942年 5月22日
巴西: 1942年 8月22日
衣索比亚: 1942年 12月14日
伊拉克 1943年: 1月17日
玻利维亚: 1943年 4月7日
伊朗 1943年: 9月9日
义大利: 1943年 10月13日(脱离轴心国)
哥伦比亚: 1943年 11月26日
赖比瑞亚: 1944年 1月27日
罗马尼亚: 1944年 8月25日(脱离轴心国)
芬兰: 1944年 9月4日(脱离轴心国)
保加利亚: 1944年 9月8日(脱离轴心国)
圣马利诺: 1944年 9月21日
阿尔巴尼亚: 1944年 10月26日
匈牙利: 1945年 1月20日(脱离轴心国)
巴哈瓦尔布尔: 1945年 2月2日
厄瓜多: 1945年 2月2日
巴拉圭: 1945年 2月7日
秘鲁: 1945年 2月12日
乌拉圭: 1945年 2月15日
委内瑞拉: 1945年 2月15日
土耳其: 1945年 2月23日
黎巴嫩: 1945年 2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 8月9日
注:澳、新、纽、加等地区当时均为英属自治领或殖民地,受英方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