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十大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特色商务街区,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占地10平方公里。三国时期智谋天下,忠君勤政的诸葛亮曾躬耕隐居于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顾茅庐”典故。为拜祭诸葛亮曾在此躬耕隐居而建的武侯祠现在是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最大的汉画石陈列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南阳汉画馆都在集聚区的中心地带。
作为河南省重点打造的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之一,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智谋天下、传奇卧龙”为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武侯祠与汉画馆两大独特文化元素的提升,突出“智慧文化”这一鲜明特徵和重要标誌,以打造“中国第一智慧文化集聚区”为总体定位,走一条文化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南阳模式”之路。
集聚区将聚集国内外先进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围绕文化旅游产业的研发、生产、行销、服务和消费需求,系统配置餐饮、酒店、商务、办公、公寓等相关服务设施以及商业、贸易、金融、信息及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服务机构,使其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同时,以大项目带动、精品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打造融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科技教育、生态环保、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于一体的高品质文化旅游综合体,将集聚区建设成为一个基于南阳悠久历史文化、以中国式智慧文化为特徵的文化产业活动聚集地,建设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高地、蜚声中外特色鲜明的新型文化旅游目的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 地理位置:中国南阳
- 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
- 景点级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中)
- 着名景点: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南阳汉画馆等
- 重点项目:中央公园、卧龙广场
- 集聚区地位:河南省十大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 机场:南阳姜营机场
整体规划
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由核心区、启动区和拓展区组成,按照“一岗两点三核五片区”即“1235”空间构架,通过“封闭一条路、恢复一个岗、提升两个点(武侯祠、汉画馆)以及完善三大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五个功能片区,展开集聚区的项目布局。
集聚区规划项目20个,占地面积2250余亩地(15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6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为106亿元,规划周期为2012-2020年。2014年开始启动,计画用三年时间,科学运筹,强力推进,使集聚区初见成效。
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图

核心区内规划新建项目共15个,总占地面积1686亩。包括公益性项目6个,分别为武侯祠提升、汉画馆提升、南阳中央公园、卧龙广场、智谋天下集散中心(东入口)、传奇卧龙游客中心(南入口),共占地358亩。商业性项目9个包括“一庐八面”主题酒店、草庐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群、汇展中心、智慧文化体验馆、躬耕创业园、诸葛文化苑、画中游步行街、汉韵商城等,共占地1328亩。
重点项目
(1)南阳中央公园
南阳中央公园是南阳“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以生态为媒,恢复卧龙岗的原生态气质,围绕卧龙岗生态修复和“一馆一祠”提升任务,借鉴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系统性地恢复南阳龙脉、打造“智慧之岗”。通过“南阳中央公园”建设打造集聚区的文化景观轴,形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宜于人居的城市绿肺。以民生回归自然着眼,亦步亦景,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林中”的绿色生态城市休闲空间。该项目由生态修复、景观、绿地三部分组成。
(2)南阳非物质文化展示馆群
围绕武侯祠的提升,以文化铸魂为原则,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群,将智髓玉节、汉韵楚风的城市文化基因,与汉文化、三国文化、四圣文化(医圣文化、科圣文化、商圣文化、智圣文化)、玉文化等融会贯通,穿越历史、活化历史,用文化引领文化,创新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打造独一无二的“新型文化旅游核心吸引物”,展现南阳新气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群採用与武侯祠一致的中国民居院风格,内设三街,其交汇处意喻“豫鄂陕”的三省渊源,三面围合武侯祠,以“311+20”布局项目空间,即“3馆(非物质文化展示馆、玉文化博物馆、美术馆)、1中心(汇展中心)、1个诸葛文化苑和20个私家藏馆”形成规模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群,打造一个荟萃南阳地方文化的展示视窗,举办一场永不落幕的“南阳世博会”。
(3)智慧文化体验中心
智慧文化体验中心是将4D高科技馆与城市文化馆“二馆合璧”,以人类智慧文化传承发扬为主线,通过南阳文化创意群体的再创作,将诸葛亮为代表的智慧名人故事、汉画馆中馆藏的汉代生活方式、南阳的建筑、音乐、歌舞、绘画、服饰、风俗和民间故事进行全面数位化演绎,打造大型室内数字型验式的互动舞台,用高科技手段再现人类智慧起源、进化历程和未来智慧世界,成为智慧文化“鲜活的体验馆”。
(4)卧龙广场
在卧龙路封路的基础上,将现有武侯祠山门往东、车站南路往西结合卧龙路封口打造成为卧龙广场。广场建设以“众香界、智慧海”为设计理念,通过复建寓意通往智慧殿堂的古驿道“宛郢古道”,分步下沉,营造山门高、广场低、步步升入智慧殿堂的氛围,并与整个集聚区的其他项目形成内在关联,成为集聚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重点项目之一卧龙广场

(5)汇展中心作为卧龙岗文化旅游集聚区打造辐射力的重要产业要素之一,武侯祠片区的提升工程之一,也是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将建设成为一个城市高端商务平台、地方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展示地、南阳进行国内外经济文化学术交流的平台。
配套措施
理念指导行动,创新成于谋略。採取各项措施积极搭建平台推动项目落地。
(1)搭建一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集聚区将凭藉“文化馆群”申报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示範基地”项目,搭建一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创建国家级的文化示範基地,这将是获得来自国家产业政策性支持、形成集聚区品牌力一个重要手段。
(2)抢占智慧文化高地和特色商业商务高地
“智慧文化”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就似当年《草庐对》,未出卧龙岗三分天下之先机已谋定,集聚区已与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定,共同建设“中华智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盛邀国内外20所名校的文化创意科研机构,成立“中华智慧文化”专家指导委员会,与南阳师範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院校合作成立多个研究院(所),与世界智慧文化和创意产业前沿课题对接,快速形成立足民族文化、面向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智慧文化”研发高地,建立中国式的智慧文化体系。
(3)南阳“智慧文化”品牌工程
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围绕“南阳特色”、“非物质文化”、“观光体验”三个核心主题,以古建街区和博物馆群为载体,以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展示民族戏剧、音乐、舞蹈、服饰、烙画艺术等优秀文化。通过孔明书院举办“中国智慧文化”大讲堂,在海内外开展国学传播;集聚区与文化部非物质司合作,共同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培训活动;与台湾中华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签署战略合作协定,成立两岸智慧文化产业研究会,联手开发两岸智慧文化资源,携手北京“文化硅谷”共同参与国家教育部“传承千年智慧文化”工程等,促进集聚区品牌全国化发展、推动武侯祠和汉画馆“馆祠提档、品牌升级”,全力打造新型文化旅游核心吸引物,创造南阳市新的城市名片,实现南阳文化品牌提升等综合效益,塑造“南阳·智慧之城”这一独特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
鸟瞰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4)文化聚首工程
通过“7大聚首工程”,集聚10位知名文化创意大师、20名收藏家、30名非物质艺术家、40家文创机构、50个智慧文化专项、100家品牌企业、100个知名品牌,全面构建第一智慧文化集聚区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5)封堵卧龙路
卧龙岗是南阳的龙脉,也是南阳的名片。多策并举,加大卧龙岗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卧龙岗宣传氛围,扩大卧龙岗的知名度。继续向社会呼吁,儘快封堵卧龙路,着力提升卧龙岗生态旅游环境,打造卧龙岗文化知名旅游品牌。封堵卧龙路可以恢复卧龙岗的生态原貌并提升卧龙岗的整体形象,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助推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老卧龙路是连线南阳市区至邓县的重要出口,来往车辆众多,位于十二里河附近的南阳殡仪馆就在这条必经之路上,卧龙岗武侯祠作为南阳重要的旅游景观,经常性的出现送殡车辆,有碍于卧龙岗形象提升。
运营模式
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在开发运营上主要採取“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运作模式,由政府引入具有战略眼光、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和从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丰富的投资公司。具体的建设模式、投资模式、运营模式及具体项目运营则取决于项目双方的战略选择。
区位优势
卧龙岗集聚区经济区位优势明显,规划区所在的是南阳市是中原集聚区辐射湖北、陕西的重要节点,地处豫、鄂、陕“金三角”区域中心位置,消费人口6700多万,市场腹地深广。
南阳市交通便利,规划区位于主城区西南部,临近城市外环路与312国道,北侧是南阳市火车站、汽车站,东距南阳机场不足10公里。
卧龙岗是南阳市的龙脉,与独山、白河同为南阳市重要的生态屏障与自然本底。
南阳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汉文化的昌盛地。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之处与成才摇篮,是三国文化的开端源头。汉画馆是中国第一座专门收藏汉代画像石刻,研究汉文化的国际一级博物馆。南阳在玉文化、戏曲、杂技、戏剧、舞蹈、书法、绘画、建筑、雕刻、工艺美术等方面,都有接触人物和作品。
南阳旅游资源富集,规划区拥有武侯祠和汉画馆两个国家级AAAA景区,临近白河城市生态景观长廊。
南阳卧龙岗是南阳市西城区一条重要的龙脉,同时又是一条重要的文脉。有一代智圣诸葛亮躬耕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武侯祠;有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汉画馆。同时,还有南阳大学园区、玉雕和烙画等工艺品加工销售产业区。在这个区域,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新的经济成长点,提升南阳知名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发展战略
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和旅游立省两大战略,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南阳市是全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区”,有条件成为河南省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战略的重要载体。2010年以来南阳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势态较好、文化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支撑产业。2014年,河南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部分区域中心城市超过4000美元,正处于文化消费需求和快速增长期,为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动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和河南省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加大对文化、旅游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领域建设的投入,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政府增加收入、减少税收等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梯度性旅游消费的快速形成。
河南省旅游十二五规划中对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目标定位是要打造文化创意型旅游产业集聚区。发挥文化资源聚集效应,强化卧龙岗与白河两岸休闲带和南水北调生态休闲带的空间互通和业态互补,积极发展旅游文化、玉文化、汉画文化创意、楚韵汉风影视演艺创意、民间工艺品创意、文化地产等产业,辅助配套餐饮、住宿、购物等要素,打造文化旅游完整产业链,形成文化氛围浓郁、绿地清水相间、生态环境优美、服务配套完善的新型中心城市旅游区。
南阳市委、市政府也确立了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和“旅游立市”战略,制定了《南阳市2007-2012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实施“旅游立市”、做大做强南阳旅游产业三年行动纲要》,推动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加速发展。
生态保护
恢复卧龙岗原貌对南阳生态建设的意义
实现以文化创意产业带动集聚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绿色GDP,使卧龙岗区域成为生态乐业交流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愉悦心情,使人人体健康。
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自觉遵守各项环境保护条例,进而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使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引入环境保护理念,通过集聚区规划环保理念的引入,荒地改造、绿地持续维护等措施,进一步改善项目周边环境,提升集聚区整体印象,形成良好的绿色景观,建设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概念。南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聚豫、鄂、陕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文化重要发祥地和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经济主体区,也是诸葛亮躬耕之地,他忠君勤政的思想与百里奚等历史文化名人、卧龙岗武侯祠、汉画馆、南阳师院、医专、农校、玉文化产业、二胶厂高科技胶印科研生产基地以及卧龙岗上茂密的植被构成了南阳最具特色文化元素。卧龙岗是南阳重要的文化地标建筑,是南阳生态文明建设经济体区域的重要示範基地,是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视窗,完全可以成为南阳城市名片和“会客厅”。
管委会
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为区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管委会下设三部一室:规划建设部、发展服务部、招商项目部、党政办公室。主要承担的职责有:编制完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总体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办证工作,规划範围的土地控制、徵用、拆迁补偿及储备工作,对辖区内旅游市场进行管理,负责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区域规划範围:自十二里河以东,武侯路以南,车站南路以西,白河以北区域。以及车站南路以东,卧龙路以南,白河以西,唐湾路以北区域,约10.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