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交流研讨座谈会今日在台湾新北举行。两岸学者共话中华文明,寻根神农炎帝文化,讨论热烈,交流融洽。
本次交流活动是中国侨联组织的“亲情中华 欢聚台湾”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此次座谈会由中国侨联指导,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联合主办,山西高平炎帝文化研究会与台湾三重先啬宫承办。山西省侨联、晋城市人民政府和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协办。
领导嘉宾与观众合影。
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理事长游炎川致辞,台湾侨联总会理事长郑致毅对座谈会表示祝贺。台湾神农大帝协进会创会理事长李乾龙专题分享了《炎帝文化在台湾的发展》。
游炎川分享研究内容。
山西晋城常务副市长杨勤荣介绍了市情及开展神农炎帝文化研究的相关情况。杨勤荣谈到,山西晋城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山西晋城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欢迎台湾同胞到晋城做客,让中华一家亲在两岸交流中久久传承。
杨勤荣副市长讲话。
中华炎帝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希清以《传承神农炎帝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题详细介绍了有关神农炎帝的历史考证和炎帝文化的研究发展状况。
张希清谈到,神农炎帝不是神话传说,而是历史人物。司马迁《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就是由炎黄二帝的时代发端,作为中华文明历史的开端所书写的。
“从考古发现、典籍记载、民间风俗等不同角度,印证了山西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并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神农炎帝文化体系。” 张希清在座谈会上指出。
张希清做讲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以《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的文化认同》为题,与台湾学者进行交流。海峡两岸的中华传统文化原本就是一脉相传,海峡两岸对神农文化有共同传承的信俗基础,这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王震中指出,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中,一方面,海峡两岸共祭神农炎帝因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故有益于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民族心理的培育;另一方面,藉助于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两岸的民族情感。
“现在,由海峡两岸的侨联、晋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亲情中华’艺术团台湾巡演和文化讲堂的活动,更是推动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的一种实践。”王震中特别谈到。
王震中做讲座。
座谈会上,两岸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现场观众讨论互动,气氛热烈、意犹未尽。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的神农炎帝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值得进一步发展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