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德镇地处安溪的西北部,距县城68公里。东连剑斗镇,北邻永春县一都、横口两乡,长坑乡、西毗福田乡,西北与桃舟乡交界,有“中国茶叶第一镇”之称。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22178公顷,常住人口61258人。
2015年9月28日,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台湾中兴大学套用经济学黄炳文教授在内的5名台湾茶专家,与大陆茶专家汇聚福建安溪感德镇,体验古茶礼、把脉茶文化。感德镇2015年秋季铁观音开茶节在此间举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感德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面积:22178公顷
- 人口:61258人(2017年)
概况
安溪县辖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北纬25°18′、东经117°51′。东连剑斗镇,南与长坑乡、祥华乡、福田乡接壤,西与桃舟乡毗邻,北与永春县交界。辖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洪佑村,距县城70千米。是铁观音主产区之一。漳泉肖铁路过境。
历史沿革
宋为金田乡感德里,明清为感德里。民国先后属长坑区、第三区、第二区、长康区。
1945年10月分属潘桃、乐德2个乡。
1949年后,先后属长康区,第五区、十三区。
1955年9月设立感德区。
1956年6月併入长坑区。
1958年10月设立感德公社。
1961年8月改设感德区,下辖11个小公社。
1965年4月撤区并社,设立感德公社,辖原棠棣、桃舟、潘田、福德、感德、槐植、霞春7个小公社的20个大队,驻洪佑。
1984年4月改为感德乡。
1987年6月,将桃舟、棠棣、南坑、达新、吾培、下格、康随7个行政村划出设立桃舟乡。
1991年11月改为感德镇。
1992年,镇政府驻洪佑,辖洪佑、五甲、洋山、大坂、炉地、福德、岭西、尾厝、霞春、霞庭、霞中、霞云、龙通、石门、岐阳、槐植、槐东、槐川、槐扬、大格潘田、华地22个行政村和镇办福德林场。
2000年常住人口51068人(五普)。
2003年末人口54519人。
2017年,常住人口61258人。
行政区划
辖洪佑、潘田、华地、大坂、福德、炉地、岭西、尾厝村、洋山、五甲、大格、槐川、槐植、槐东、槐杨、霞云、霞中、霞庭、霞春、岐阳、石门、龙通22个村委会。
地理位置
感德镇地处北纬25°18′,东经117°51′。
海拔1600米,属安溪最高海拔地。
主要产业
感德是安溪闻名遐迩的名茶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
获得荣誉
2010年11月,感德镇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命名为“中国茶叶第一镇”。境内有远近闻名的潘田铁矿,有漳泉肖铁路第一桥尾大桥,有近5000米长的华东最长隧道坑仔口隧道。
教育事业
镇区有内安溪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福建省安溪县第十一中学,简称安十一中。
气候特点
感德镇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21℃,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境内多山,泉甘土赤,土壤肥沃,大多数地区海拔高程500多米,十分适宜茶树及各种林木的生长。
主要姓氏
霞春、霞庭、霞云、霞中——汪;
槐植、槐川、槐东、槐杨——黄、杨、陈;
洪佑、五甲——章、龚、徐 、翁;
岐阳——王;
石门、龙通——王、吴、许、李;
大格、潘田、洋山 、福德、大阪、华地、炉地、尾厝——吴、苏 ;
岭西——上官
社会活动
2015年9月28日,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台湾中兴大学套用经济学黄炳文教授在内的5名台湾茶专家,与大陆茶专家汇聚福建安溪感德镇,体验古茶礼、把脉茶文化。
感德镇2015年秋季铁观音开茶节在此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