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2019-06-28 17:08:19) 百科综合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东欧博览会)由中国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商务部相关司局、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共同承办,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首个以投资贸易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每年6月在着名的港口城市宁波举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 外文名:CHINA-CEEC INVESTMENT AND TRADE EXPO
  • 展会地点:中国宁波
  • 展会时间:2018年6月8号-2018年6月11号
  • 主办方:中国商务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

概况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东欧博览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要求,全面建设“16+1”经贸合作示範区,以“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以投资贸易为重点,努力建设高质量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合作平台。

历届展会

第一届中东欧博览会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勒纲要》确定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届中东欧博览会于2015年6月8日至12日在中国宁波顺利举行,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首个以投资贸易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中东欧博览会由中国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商务部相关司局、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共同承办。

第二届中东欧博览会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东欧博览会)于2016年6月8日—12日在宁波举办。顺应“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为指导,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通过举办会议论坛、投资洽谈、贸易展览、人文交流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为我国经贸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东欧博览会)顺应“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里加纲要》为指导,以“释放合作潜力,促进互利共赢”为主题,通过举办相关係列活动,进一步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宁波市人民政府
浙江省商务厅
商务部贸发局
商务部投促局

职能部门

领导机构

成立组委会,国家商务部分管副部长、浙江省分管副省长、宁波市市长担任主任。商务部相关司局司(局)长、浙江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浙江省商务厅厅长、宁波市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商务部相关司局分管副司(局)长、浙江省商务厅分管副厅长、宁波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宁波市商务委主任、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宁波市外办主任、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宁波市旅游局局长、宁波市文广新局局长、宁波市人社局局长、宁波市口岸打私办主任、宁波贸促会会长、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宁波海关关长、宁波检验检疫局局长为成员。

办公室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主任,宁波市商务委、市外办、市外宣办、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市人社局、市口岸办、宁波贸促会、市会展办、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宁波海关、宁波检验检疫局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

工作部

设秘书处、投资洽谈部、贸易展览部、会议论坛部、人文交流部等5个工作部,接待联络、安全保卫、综合保障、新闻宣传等工作由浙洽会、消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组委会统筹。

会徽和吉祥物

海娃体现“海上丝绸之路”和宁波海港城市等特色;驼娃体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这对吉祥物活泼靓丽、时尚灵动、健康向上,反映出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彰显“开放创新、共同发展”的博览会理念和品牌形象。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会徽为英文缩写字母中国(C)和中东欧国家(C)的结合,象徵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通过合办投资贸易博览会,共同建设“一带一路”,追求团结合作和利益共享之成果。主色调採用红色和蓝色,颇具国际色彩,并力求简洁明快。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举办地介绍

宁波简称“甬”,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全市陆域面积9816平方公里,辖六区二县三市,常住人口760万。作为长三角少有的副省级计画单列市,宁波经济发达、城市开放、人文底蕴深厚、是中国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2014年,宁波GDP总额超7600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6万美元。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宁波市中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物流条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对外贸易超千亿美元的城市。2014年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26亿吨,货柜1870万标箱,居全球第五。
宁波市长三角南翼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于一体的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两小时车程内可到达包括上海在内的16个长三角重要城市,往返世界各地便捷顺畅。

中东欧十六国介绍

阿尔巴尼亚

【国名】阿尔巴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lbania)。
【面积】2.74万平方公里。
【人口】302万人(2014年7月),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98%。少数民族主要有希腊族、马其顿族等。官方语言为阿尔巴尼亚语。7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20%信奉东正教,10%信奉天主教。
【首都】地拉那(Tirana),人口76.4万(2013年)。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也是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年最高平均气温23.5℃,年最低平均气温6.8℃。
【国家元首】总统布亚尔·尼沙尼( Bujar NISHANI),2012年6月当选。
【重要节日】国庆节暨独立日:11月28日;反法西斯解放日:11月29日。
【风土人情】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是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国家,据有“碉堡王国”的“美称”。密密麻麻分布着几十万座碉堡,这便是碉堡之国阿尔巴尼亚的独特景象。
【简 况】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塞尔维亚和黑山及马其顿接壤,南部与希腊为邻,西临亚得里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与义大利相望。境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7%,平原为23%。森林覆盖率为36%,可耕地面积占24%,牧场占15%。海岸线长472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降雨量充沛,年均为1300毫米。平均气温1月1-8℃,7月24-27℃。
1190年建立封建制公国。1415年起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近500年。1912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奥匈、意、法军占领。1925年成立共和国。1928年改行君主制,至1939年4月义大利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4年11月29日全国解放。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76年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根据1998年通过的宪法,阿尔巴尼亚为议会制共和国。2006年6月阿与欧盟签署《稳定与联繫协定》。2009年4月28日阿正式递交入盟申请。2014年6月阿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
【与宁波市关係】2014年6月8日宁波市与阿尔巴尼亚杜拉斯市缔结友好关係,并且签署了《两市建立友好关係协定书》。

波赫

国名波士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BOSNA I HERCEGOVINA),简称波赫。
面积5.12万平方公里。
人口387.6万(2013年7月),其中波赫联邦占62.5%,塞尔维亚族共和国占37.5%。主要民族为:波什尼亚克族(即原南时期的穆斯林族),约占总人口43.5%;塞尔维亚族,约占总人口31.2%;克罗地亚族,约占总人口17.4%。三族分别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什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
首都塞拉耶佛(SARAJEVO),人口42.4万人(2011年)。波赫的第一大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波赫联邦的首府及塞拉热窝州的首府。
国家元首主席团行使国家元首职责,由波什尼亚克、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族各一名代表组成,任期4年。主席团主席为轮值制,由三族代表每8个月轮换一次。本届主席团于2010年10月组成。主席团成员为:奈博伊沙·拉德马诺维奇(NEBOJŠA RADMANOVIĆ,塞族)、巴基尔·伊泽特贝戈维奇(BAKIR IZETBEGOVIĆ,波族)和热利科·科姆希奇(ŽELJKO KOMŠIĆ,克族)。现任轮值主席为奈博伊沙·拉德马诺维奇。
简 况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南、西、北三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与塞尔维亚、黑山为邻。大部分地区位于迪纳拉高原和萨瓦河流域。南部极少部分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约22公里。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北部属大陆性气候。南部1月平均气温为6.3℃,7月27.4℃,北部1月平均气温-0.2℃,7月22.7℃。年平均气温11.2℃(2004年)。
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士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叶斯拉夫人建立独立的波士尼亚公国。1463年后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属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兹·裴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遭当地青年暗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维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赫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赫成为其中的一个共和国。1992年3月,波赫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赫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1992年5月22日,波赫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赫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代顿波赫和平协定,波赫战争结束。

保加利亚

【国名】保加利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lgaria, РепубликаБългария)
【面积】111001.9平方公里
【人口】724.5万人(2013年底)。其中保加利亚族占 83.9%、土耳其族占9.4%,罗姆族(吉卜赛)占4.7%,其他(马其顿族、亚美尼亚族等)占2%。保加利亚语为官方和通用语言,土耳其语为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居民主要信奉东正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索非亚(София),人口125万人(2012年)。属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为-1℃,7月为24℃,年降水量约600毫米。
【国家元首】总统罗森·普列夫内利埃夫(Росен ПЛЕВНЕЛИЕВ),2011年10月30日当选,2012年1月19日就职,任期5年。副总统马尔加里塔·波波娃(Маргарита ПОПОВА);国会主席:Ms TsetskaTsacheva ( ЦецкаЦачева);首相:Mr. BoykoBorisov( БойкоБорисов );经济部长: Mr. BozhidarLoukarsky( БожидарЛукарски )
【重要节日】国庆节:3月3日;保加利亚教育文化和斯拉夫文位元组:5月24日。
【风土人情】保加利亚的一个独特风俗是:点头不算摇头算。保人使劲点头,是否定的意思,摇头才是肯定的意思。
【简况】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北与罗马尼亚隔多瑙河相望,西与塞尔维亚、马其顿相邻,南与希腊、土耳其接壤,东临黑海,海岸线长378公里。北部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平均气温1月-2~2℃,7月23~25℃。
色雷斯人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居民。公元395年併入拜占庭帝国。681年斯拉夫人和古保加利亚人在多瑙河流域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史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1018年被拜占庭侵占。1185年建立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396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占。1877年俄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宣战,土战败,保于次年摆脱其统治宣布独立。两次世界大战保均为战败国。1944年9月9日成立了以保共产党和农民联盟为主体的祖国阵线政府并宣布保为人民共和国。此后保共长期处于执政地位。1989年保政权更迭,改行多党议会民主制。1990年2月27日,保将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纪念日3月3日定为国庆日。同年11月15日,改国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保加利亚有“玫瑰之国”的美誉,其玫瑰油产量全球第二,也是全球第二大瓶装葡萄酒出口国,更是优酪乳的发源地。
【与宁波市关係】2003年4月,全国友协正式批准宁波市与保加利亚瓦尔纳市结为友好城市。2014年6月,值两市结好十周年之际,瓦尔纳市市长伊万·波特尼先生率团访问宁波参加“中国宁波-中东欧经贸文化交流周”相关活动,并与卢子跃市长签署了两市加强教育合作协定书。

克罗地亚

【国 名】 克罗地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roatia,Republika Hrvatska)。
【面 积】 56594平方公里。
【人 口】 428.5万(2013年)。主要民族有克罗地亚族(89.6%),其他为塞尔维亚族、波什尼亚克族、义大利族、匈牙利族、阿尔巴尼亚族、斯洛维尼亚族等,共22个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克罗地亚语。主要宗教是天主教。
【首 都】 萨格勒布(Zagreb),人口79.3万(2011年),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5.9℃。
【国家元首】 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Ivo JOSIPOVIĆ),2010年2月就任。
【重要节日】 国庆节:6月25日。
【风土人情】 克罗地亚人十分好客,既热情豪放,又能歌善舞,同时很注重礼仪和仪式。
【简 况】 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西北和北部分别与斯洛维尼亚和匈牙利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塞尔维亚、波士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为邻,南濒亚得里亚海,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长1777.7公里。
6世纪末和7世纪初,斯拉夫人移居到巴尔干半岛定居。8世纪末和9 世纪初,克罗地亚人曾建立早期封建国家。10世纪,克罗地亚王国建立。1102~1527年,克罗地亚处于匈牙利王国统治之下。1527~1918年,克罗地亚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直到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12月,克罗地亚与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维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同年11月29 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克成为南联邦六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5月底,克举行全民公决,赞成克独立。同年6月25日,克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独立。1992年5月22日,克罗地亚加入联合国。
【与宁波市关係】2011年,宁波市和克罗地亚里耶卡市共同签署了《宁波市与里耶卡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协定书》,双方确立友好交流关係。

捷克

【国名】捷克共和国(The Czech Republic,Česká republika)。
【面积】78866平方公里。
【人口】1051.2万(2013年)。其中94% 约为捷克族,斯洛伐克族占1.9%,波兰族约占0.5%,德意志族约占0.4%,此外还有乌克兰、俄罗斯和匈牙利族等。官方语言为捷克语。主要宗教为罗马天主教。
【首都】布拉格(Prague),496平方公里。人口128万(2013年底)。2011年平均气温9.0℃。
【国家元首】总统米洛什·泽曼(Milos ZEMAN),2013年3月8日上任,任期5年。
【重要节日】国庆日:10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1993年1月,捷、斯分手,捷克沿用10月28日为国庆日。
【简况】地处欧洲中部。东靠斯洛伐克,南邻奥地利,西接德国,北毗波兰。属北温带,年均气温7.5℃,年均降水量674毫米。
5~6世纪,斯拉夫人西迁到当今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公元830年在该地区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9世纪末、10世纪上半叶在今捷克地区成立了捷克公国。1419~1437年,捷克地区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德意志贵族和封建统治的胡斯运动。1620年,捷克被哈布斯堡王朝吞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于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代表在慕尼黑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3月捷被纳粹德国占领。1945年5月9日,捷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执政。1960年7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8年8月20日,苏、波、匈、保、民德五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1969年4月,胡萨克出任捷共第一书记(后为总书记),1975年任总统。1989年11月,捷政权更迭,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1990年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6月举行首次自由选举,捷克地区的“公民论坛”和斯洛伐克地区的“公众反暴力”组织分别在本地区获胜,占据联邦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并组成联邦政府。1992年6月,捷斯联邦举行第二次议会大选,由“公民论坛”演变而来的公民民主党(简称“公民党”)和从“公众反暴力”组织分裂出来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获胜,成为执政党。1992年12月31日,捷斯联邦解体。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成为独立主权国家。捷克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已开发国家行列。在中欧国家中,捷克拥有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2004年5月1日捷克正式加入欧盟。

爱沙尼亚

国名 爱沙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Estonia)。
面积 45277平方公里。
人口 131.6万(2014年1月)。主要民族有爱沙尼亚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英语、俄语亦被广泛使用。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宗、东正教和天主教。
首都 塔林(Tallinn),始建于1248年丹麦王国统治时期,1991年恢复独立后成为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市位于爱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历史上曾一度是连线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共分8个区,总面积为158.3平方公里。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气温4.7℃。塔林港是爱最大的港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波罗的海的硅谷”。
国家元首 总统托马斯·亨德里克·伊尔韦斯(Toomas Hendrik Ilves),2006年9月当选,2011年8月连选连任。任期5年。
重要节日 独立日(国庆节):2月24日,为纪念1918年2月24日爱脱离沙俄统治获得独立;恢复独立日:8月20日,为纪念1991年8月20日爱恢复独立;胜利日:6月23日,为纪念1919年爱抗击德国军队获胜。
简 况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边界线长1445公里,海岸线长3794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5℃,夏季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
爱沙尼亚族形成于12~13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沙俄和苏联占领统治。1918年2月24日爱宣布摆脱沙俄统治独立,成立了爱沙尼亚共和国。同年2月德国乘虚而入占领爱沙尼亚。同年11月,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在此期间,爱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武装斗争。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承认爱独立。1940年6月,苏联出兵爱沙尼亚,同年7月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0日,爱脱离苏联,宣布恢复独立。同年9月17日,联合国宣布接纳爱为成员国。爱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区。2010年12月9日,爱沙尼亚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成员国。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同宁波市的关係】2011年4月,宁波市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邬和民访问塔尔图市,与塔尔图市市长厄玛斯·克鲁泽(Urmas Krusee)共同签署了《宁波市与塔尔图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协定书》。

匈牙利

【国名】匈牙利(Hungary, Magyarország)。
【面积】93030平方公里。
【人口】987.9万(2013年)。主要民族为匈牙利(马扎尔)族,约占90%。少数民族有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维尼亚、德意志等族。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54.5%)和基督教(74.4%)。
【首都】布达佩斯(Budapest)。人口173.57万(截止2014年1月)。平均气温12.9℃,最高气温36.1℃,最低气温-8.6℃。
【国家元首】阿戴尔·亚诺什(Áder János),2012年5月10日就职,任期5年。
【重要节日】3月15日:1848年革命和自由斗争纪念日;8月20日:匈牙利国庆节;10月23日:1956年革命和自由斗争纪念日暨1989年共和国成立日。
【简况】中欧内陆国。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维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属大陆性气候,凉爽湿润,2008年平均气温约为12℃,年降雨量约为603毫米。
公元896年,马扎尔游牧部落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移居多瑙河盆地。1000年,圣·伊什特万建立封建国家,成为匈第一位国王。1526年土耳其入侵,匈封建国家解体。1541年匈一分为三, 分别由土耳其苏丹、哈布斯堡王朝和埃尔代伊大公统治。1699年起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848年爆发革命自由斗争。1849年4月建立匈牙利共和国。1867年成立奥匈二元帝国。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1949年8月20日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并颁布宪法。1956年10月爆发匈牙利事件。1989年10月23日国名改为匈牙利共和国。2012年1月,匈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匈牙利。
【同宁波市的关係】2003年7月,宁波市市委书记黄兴国率宁波市代表团访问匈牙利维斯普雷姆市,与该市市长拉斯洛·迪奥赛正式签署了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係协定书,并向该市政府赠送了结好纪念品。

拉脱维亚

国名拉脱维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atvia)
面积6.46万平方公里。
人口199万(2014年5月)。拉脱维亚族占61.4%,俄罗斯族占27%,白俄罗斯族占4%,乌克兰族占2%,波兰族占2%,立陶宛族占1%。此外还有犹太、吉普赛、爱沙尼亚等民族。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通用俄语。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教派和东正教、旧教、浸礼教。
首都里加(Riga),人口64.4万人(2013年),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全年平均气温6.7℃。
国家元首总统安德里斯·贝尔津什(Andris BERZINS),2011年6月当选,7月就职。
重要节日独立日(国庆节):11月18日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夜晚平均气温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
公元10世纪,建立早期的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1583~1710年,先后被瑞典、波兰—立陶宛公国瓜分。1710~1795年,被沙皇俄国占领。1795~1918年,拉东部和西部分别被俄罗斯和德国割据。1918年11月18日,拉成为独立的共和国。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定秘密条约,拉被划入苏联势力範围。1940年6月,苏军根据苏拉双边友好协定进驻拉,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7月21日成立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5日併入苏联。1941~1945年,被德国侵占。二战结束后,重新併入苏联。1990年5月4日,拉最高苏维埃通过关于恢复拉脱维亚独立的宣言,并改国名为拉脱维亚共和国。1991年8月22日,拉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加入联合国。
【同宁波市的关係】2014年6月,文茨皮尔斯市副市长迪兹·奥谢涅克斯率团访问宁波,与卢子跃市长共同签署了《宁波市与文茨皮尔斯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协定书》。

立陶宛

国名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面积6.53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294.3万(2014年1月)。立陶宛族占84.2%,波兰族占6.6%,俄罗斯族占5.8%。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多数居民懂俄语。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东正教、新教路德宗等。
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52.9万(2014年1月)。1月平均气温-4.9℃,7月平均气温17℃。
国家元首总统达里娅·格里鲍斯凯婕(Dalia GRYBAUSKAITĖ,女),2009年7月就职,任期5年,2014年5月获得连任。
重要节日国家重建日(国庆日):2月16日(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国成立);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恢复独立宣言);国家日: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秘密条约,立被划入苏联势力範围,次年初苏军进驻立境内。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立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立独立,9月17日立加入联合国。2004年3月29日立加入北约,5月1日成为欧盟成员国。2007年12月21日,立陶宛加入《申根协定》。2013年7月-12月,立陶宛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同宁波市的关係】2014年6月,阿利图斯市行政长官科斯图提斯·阿佐拉斯(Kestutis Azuolas)率团访甬出席“中国宁波-中东欧经贸文化交流周”相关活动,并与卢子跃市长共同签署了《宁波市与阿利图斯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协定书》。

马其顿

【国名】马其顿共和国(TheRepublic of Macedonia , Republika Makedonija)。
【面积】25713平方公里。
【人口】210.7万(2013年)。主要民族为马其顿族(65%),阿尔巴尼亚族(25%),土耳其族(4%),吉普赛族(3%)和塞尔维亚族(2%)。官方语言为马其顿语。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斯科普里(Skopje),人口61万。最高气温43.2℃,最低气温-25.6℃,年平均气温12.4℃。
【国家元首】总统格奥尔盖·伊万诺夫 (Gjorge IVANOV),2009年4月当选,任期5年。
【重要节日】国庆节:9月8日。
【简况】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西邻阿尔巴尼亚,南接希腊,东界保加利亚,北部与塞尔维亚接壤。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农业地区夏季最高气温达40℃,冬季最低气温达-30℃,西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平均气温为27℃,全年平均气温为10℃。
斯拉夫人7世纪迁居马其顿地区,10世纪下半叶至1018年,萨莫伊洛建立了第一个斯拉夫人的马其顿国。14世纪开始,马其顿地区长期处于拜占庭和土耳其统治之下。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军队占领马其顿地区。经过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塞、保和希重新瓜分马其顿地区。地理上属于塞尔维亚的部分称瓦尔达尔马其顿,属于保加利亚的部分称皮林马其顿,属于希腊的部分称爱琴马其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尔达尔马其顿作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併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维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原属塞尔维亚的瓦尔达尔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组成单位之一,称马其顿共和国。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从原南联邦宣布独立。1993年4月7日,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用名加入联合国。
【同宁波市的关係】2014年11月,宁波市与比托拉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

黑山

【国 名】黑山(Montenegro)。
【面 积】1.38万平方公里。
【人 口】 62万(2011年)。黑山族占44.98%,塞尔维亚族28.73%,波什尼亚克族占8.65%,阿尔巴尼亚占4.91%。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首 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人口约18.7万(2012年)。
【国家元首】总统菲利普·武亚诺维奇(Filip VUJANOVIĆ),2013年4月连选连任。
【简 况】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西部,东南与阿尔巴尼亚、东北部与塞尔维亚相连,西北与波赫和克罗地亚接壤。西南部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东岸,海岸线长293公里。气候依地形自南向北分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山地气候。一月平均气温5℃,七月平均气温25℃。公元6世纪末和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移居到巴尔干半岛。9世纪,斯拉夫人在黑山地区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1世纪,“杜克利亚”改称“泽塔”,并在12世纪末併入塞尔维亚,成为塞行政省。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现波德戈里察及其以北地区,泽塔王朝陷落。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黑山为独立国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山再次併入塞并加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维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法西斯入侵併占领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同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与黑山两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并获通过。同年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28日,黑山加入联合国。

波兰

国名波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oland)。
面积30.62万平方公里。
人口3849万人(2014年1月)。其中波兰族约占98%,此外还有德意志、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立陶宛、犹太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兰语。全国约90%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华沙(Warsaw)。人口172.12万(2013年),年平均气温9.6,是全国的工业、贸易及科学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自古以来就是非常繁华的地方。
国家元首总统是国家的最高代表,负责维护宪法和国家的安全,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Bronislaw Komorowski),2010年8月就职,任期5年。
重要节日国庆节:5月3日(宪法日,1791年5月3日波兰颁布第一部宪法);11月11日(独立日,1918年11月11日波兰恢复独立)。
简况位于欧洲中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海岸线长528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5~-1℃,7月份17~19℃。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后建立波兰共和国,后改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40余年。1980年,反政府组织——团结工会组织全国大罢工,波当局于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行战时状态,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组织。1989年4月,议会通过了团结工会合法化和实行议会民主等决议。团结工会在当年6月提前举行的议会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其为主体的政府。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将5月3日定为国庆日。
【同宁波市的关係】2005年10月,宁波市与比得哥什市建立友好城市。

罗马尼亚

【国名】罗马尼亚(Romania,România)
【面积】23万平方公里
【人口】2173万人(2014年7月)。罗马尼亚族占88.9%,匈牙利族占6.5%%,罗姆族(即吉卜赛人)占3.3%,乌克兰族占0.3%,日耳曼族占0.2%,其余民族为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鞑靼等,占0.8%。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55.2%,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为44.8%。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主要少数民族语言为匈牙利语。主要宗教有东正教(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86.5%)、罗马天主教(4.6%)、新教(3.2%)、希腊天主教(0.8%)。
【首都】布加勒斯特(Bucuresti),人口168万(2013年)。平均气温1月为-2.9℃,7月为22.8℃。是全国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全国最大工业中心。
【国家元首】总统特拉扬·伯塞斯库(Traian BASESCU), 2004年12月13日当选,2009年12月8日连任。通过全民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经选举可连任2届。罗马尼亚将于2014年11月举行总统选举。
【重要节日】国庆日:12月1日(1918年国家统一日);建军节:10月25日(1944年全境解放日)。
【简况】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海岸线245公里,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为-3~1℃,7月为22~24℃。
罗马尼亚人的祖先为达契亚人。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14世纪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3个公国。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1859年,瓦拉几亚公国和摩尔多瓦公国合併,称罗马尼亚,仍隶属奥斯曼帝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1881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1918年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与罗马尼亚王国合併。至此,罗马尼亚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二战期间,安东内斯库政权参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8月23日,罗举行反法西斯武装起义。1945年3月6日,罗成立联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国家一切权力,易国名为罗马尼亚,定国庆日为12月1日。
【同宁波市的关係】2014年6月,宁波市与克卢日—纳波卡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

塞尔维亚

【国名】塞尔维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erbia)。
【面积】8.83万平方公里。
【人口】930万(2013年)。官方语言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东正教。
【首都】贝尔格勒(Belgrade),人口157.6万(2012年)。
【简况】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东北与罗马尼亚,东部与保加利亚,东南与马其顿,南部与阿尔巴尼亚,西南与黑山,西部与波赫,西北与克罗地亚相连。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5%,森林面积占29.1%。塞尔维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83.3%的人口(不含科索沃地区)是塞尔维亚族。
【简史】9世纪起,移居巴尔干半岛的部分斯拉夫人开始建立塞尔维亚等国家。一战后,塞尔维亚加入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前南开始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蒙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同宁波市的关係】2014年6月,宁波市与克拉古耶瓦茨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备忘录。

斯洛伐克

【国名】斯洛伐克共和国(theSlovakRepublic,Slovenskárepublika)。
【面积】49037平方公里。
【人口】541.6万人(2013年)。斯洛伐克族占80.7%,匈牙利族占8.5%,罗姆(吉卜赛)人占2%,其余为乌克兰族、日耳曼族、波兰族和俄罗斯族等。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居民大多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人口61.8万(2013年)。2013年平均气温10℃;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800-1300毫米。是该国总统府、国会和政府的所在地,是文化中心,拥有数座大学、博物馆、歌剧院、美术馆以及其他重要的文化与教育机构,也是斯国的石油化工业中心。
【国家元首】总统伊万·加什帕罗维奇(IvanGAŠPAROVIČ),2004年4月首次当选,2009年4月连任,任期5年。
【重要节日】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独立,将9月1日宪法日定为国庆日。
【简况】欧洲中部的内陆国。东邻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
5~6世纪,西斯拉夫人在此定居。公元830年后成为大摩拉维亚帝国的一部分。906年帝国灭亡后,沦于匈牙利人统治之下,后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10月28日成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9年3月,被纳粹德国占领,后建立傀儡的斯洛伐克国。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恢复共同国家。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执政。1960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权更迭,改行多党议会民主和多元化政治体制。1990年4月,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解体。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2004年3月加入北约,5月加入欧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区。2009年1月加入欧元区。
斯洛伐克实行三权分立、多党议会民主的政治制度,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
【同宁波市的关係】2014年6月,宁波市与马丁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

斯洛维尼亚

【国名】斯洛维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Republika Slovenija)。
【面积】20273平方公里。
【人口】206.05万(2013年)。主要民族为斯洛维尼亚族,约占83%。少数民族有匈牙利族、义大利族和其他民族。官方语言为斯洛维尼亚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
【首都】卢布尔雅那(Ljubljana),人口33万(2012年)。
【国家元首】总统 米罗·采拉尔,2014年8月25日当选,任期5年。
【重要节日】国庆节:6月25日。
【简况】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北端。西接义大利,北邻奥地利和匈牙利,东部和南部与克罗地亚接壤,西南濒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46.6公里。特里格拉夫峰为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2864米。最着名的湖泊是布莱德湖。气候分山地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1℃,冬季平均气温-2℃,冬季降雪较多,湿度较大。
6世纪末,斯拉夫人迁移到现斯洛维尼亚一带。9~20 世纪初,斯洛维尼亚一直受德意志国家和奥匈帝国统治。1918年底,斯洛维尼亚与其他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维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德国、义大利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于同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斯洛维尼亚为其中的一个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斯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1992年5月,斯洛维尼亚加入联合国。2004年3月和5月,斯洛维尼亚先后成为北约和欧盟正式成员。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并与当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
【同宁波市的关係】2014年6月,宁波市与马里博尔市建立经贸教育交流备忘录。2014年9月,宁波市与科佩尔市建立友好交流关係。

展会活动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合作洽谈会

邀请中东欧国家投资促进机构、开发区、项目合作方前来参加投资合作洽谈会。我方将根据外方推出的项目,事先进行配对,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参会和对接洽谈。(牵头单位:商务部投促局、宁波市政府、浙江省商务厅)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中国—中东欧双向投资合作产业园促进活动

拟在中东欧国家和宁波市各选择一个投资环境好的园区作为重点投资合作产业园,争取在博览会期间签约或开业。(牵头单位:宁波市商务委)

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

拟设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标準展位260-280个左右,设中东欧主宾国和其他中东欧国家商品展示交易区。(牵头单位:商务部贸发局、宁波市、浙江省商务厅)

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常年展

拟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设立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综合馆和国别馆,面积1500平方米。对入驻企业给予租金和装修减免和补贴。(牵头单位:宁波保税区管委会)

跨境电商与中东欧国家参展企业对接洽谈会

拟组织浙江省及宁波市跨境电商重点企业与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参展企业对接洽谈合作业务。(牵头单位:宁波市、浙江省商务厅)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论坛

也是本次博览会的重头戏,拟组织邀请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政要、学者、企业家围绕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发展主题进行交流。(牵头单位:商务部贸发局、宁波市外办)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省州长、市长论坛

拟邀请中东欧国家省州长、城市市长与浙江省有关省、市长就省州及城市间合作对话与交流。(牵头单位:宁波市、浙江省外侨办)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论坛

拟邀请中东欧国家高校、教育机构与浙江省及宁波市有关院校对话和交流。(牵头单位:宁波市、浙江省教育厅)

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专场推介会

拟邀请中东欧国家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与浙江省及周边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和旅行社交流,并组织经典旅游线路考察活动。(牵头单位:宁波市、浙江省旅游局)

中东欧主宾国系列活动

已确定波兰为主宾国,拟在博览会期间举行该国投资、贸易、人文等系列活动。(牵头单位:商务部欧洲司、宁波市外办)。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中东欧国家主流媒体走进美丽浙江

拟组织50名左右中东欧国家主流媒体记者到会实地採访,并考察浙江省内有关城市和企业。(牵头单位:浙江省委外宣办(省新闻办)、省外侨办)

第三届《中国人看世界》摄影展

博览会期间,将组织中国人看世界摄影展(内含中东欧主题)。(牵头单位:《中国摄影》杂誌社、宁波市摄影家协会)

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博览会期间,拟在宁波文化广场举办中东欧国家音乐、电影、图片、美食文化等系列活动。(牵头单位:宁波文化广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