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轸,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精通日语、英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赵文轸
- 外文名:zhao wenzhen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职业:博士生导师
- 掌握语言:汉语、英语、日语
-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9年毕业于哈工大金属材料专业,1970年分配到核工业部兰州404厂工作,1982年西安交大金属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在西安交大材料学院任教并从事表面工程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至今。1993~1994年,在日本大坂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1.材料表面的物理与化学行为;
2.轻质合金的表面硬化与强化;
3.功能高分子表面膜的製造工艺与特性。
主要贡献
自1986年始,在交大率先开展了金属材料表面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使研究工作得到了开拓性的进展,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
1992年出版专着《金属材料表面新技术》,1998年主编出版了《材料表面工程导论》,这两部着作论述了世界上迅速发展起来的表面工程新工艺、新成果,促进了国内在金属材料表面改质领域的技术进步,后者被交通大学推荐为跨世纪教材;
1995年与他人合作编辑出版了《金属材料节约手册》、2000年编着出版了《机械零件修复新技术》、2002年主编、出版了《修复工程学》,许多部队院校用于教材。
1992~1996年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教委“八·五”攻关课题“铝合金表面雷射熔覆硬质合金层”课题,通过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验收。圆满完成了多项横向契约课题,为山西神头电厂等工矿企业解决了许多重大的工程问题,取得了两个多亿的经济效益。
获奖记录
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各种杂誌上发表有关表面工程学术论文100余篇;获专利一项,并获陕西省1995年度专利金奖;
承担“中国全面节约战略规划和对策研究”子课题·“陕西省钢铁材料节约战略规划及对策研究”,通过了由省计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独立完成“大型高速转子轴件修复强化新技术的开发与套用”课题,获1997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构件微裂纹损伤的预测与修复”研究课题,获200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