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电视节目形态解析

(2019-03-20 05:56:20) 百科综合

电视节目形态解析

《电视节目形态解析》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玉。

基本介绍

  • 书名:电视节目形态解析
  • 作者:王玉
  • ISBN:978-7-118-10170-6
  • 页数:326
  • 定价:40.00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版次:1版1次
  • 字数:377
  • 中图分类:G229.2
  • 丛书名:广播影视新视角丛书

内容简介

《电视节目形态解析》是帮助读者掌握各种电视节目形态特徵,对电视节目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电视节目新形态产生和演变产生更多思考的实用书籍。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书的特点。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含:电视节目形态概述;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解析;电视科教节目形态解析;电视综艺节目形态解析;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形态解析;少数民族电视节目形态解析;谈话类电视节目形态解析;法制类电视节目形态解析;电视纪录片形态解析等。本书既分析了每种形态电视节目的基本特徵与最新发展,又结合大量优秀的节目实例进行了分析,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
本书可为电视工作者和广大电视节目製作爱好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中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製作、新闻传播、导演创作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电视节目形态概述
第一节电视节目形态特徵与构成
一、 关于形态
二、 电视节目形态的概念界定
三、 电视节目形态特徵
四、 节目形态的创新与再造
第二节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演进与变迁
一、 中国电视发展中的几个重要节点:社会思想
变迁的折射
二、 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与变迁:多元化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第二章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第一节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类与基本元素
一、 电视新闻节目层次的划分
二、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特性
三、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分类
四、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
第二节 电视深度报导
一、 电视深度报导的涵义
二、 电视深度报导的特点
三、 电视深度报导的分类
第三节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一、 电视新闻评论的涵义
二、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
三、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阶段
四、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模式
第四节电视新闻直播报导
一、 电视新闻直播报导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二、 我国电视新闻直播报导的发展历程
三、 电视新闻直播报导特性分析
四、 电视新闻直播形式
参考文献
第三章电视科教节目形态解析
第一节电视科教节目概述
一、 电视科教节目的形态分类
二、 我国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三、 我国科教类节目发展的新要求
第二节电视科教节目发展策略
一、 细分客群,培养稳定客群群
二、 以客群为中心,改变製作理念
三、 健全科普节目製作专业队伍,走品牌化道路
四、 藉助科学技术,变换节目展现方式
五、 叙述故事化,通过故事传播科学知识
六、 融入多元化元素,增强节目吸引力
参考文献
第四章电视综艺节目形态解析
第一节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流变与形态特徵
一、 以综艺晚会为主的阶段
二、 以游戏节目为主的阶段
三、 益智博彩类节目为主的阶段
四、 以真人秀为主的阶段
第二节电视综艺栏目形态
一、 电视综艺栏目的特徵
二、 中国电视综艺栏目发展新态势
第三节电视综艺晚会
一、 电视综艺晚会的分类
二、 电视综艺晚会的主要特徵
三、 电视综艺晚会的主题
四、 电视综艺晚会的结构形式
五、 电视晚会中的“动情点”设计
六、 电视山水景观晚会形态的发展
七、 电视跨年晚会形态的发展
八、 春节联欢晚会
第四节真人秀节目形态发展
一、 “真人秀”节目的概念
二、 “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三、 “真人秀”节目的形态特徵
四、 “真人秀”节目的分类
参考文献
第五章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形态解析
第一节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与分类
一、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界定
二、 我国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三、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二节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徵
一、 实用性
二、 人文性
三、 贴近性
第三节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客群分析
一、 客群收视行为分析
二、 我国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客群特色
第四节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现状及问题
一、 我国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现状
二、 国外生活服务类节目现状
三、 现阶段国外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特点
四、 我国生活服务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分众化时代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发展策略
一、 精準的客群定位
二、 恰当的内容定位
三、 节目形态的包装
四、 製作环节的包装
五、 主持人的风格化
参考文献
第六章少数民族电视节目形态解析
第一节少数民族电视节目特徵与作用
一、 少数民族电视节目界定
二、 少数民族电视节目的作用
三、 少数民族节目风格分类与地域特色
第二节少数民族电视的发展轨迹
一、 培育期(1960—1983)
二、 发展期(1984—1997)
三、 加速期(1998年至今)
参考文献
第七章谈话类电视节目形态解析
第一节谈话类电视节目的界定与特性
一、 谈话类电视节目的界定
二、 谈话类电视节目的特性
第二节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分类
一、 新闻讯息类谈话节目
二、 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
三、 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
四、 情感沟通类谈话节目
第三节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元素构成
一、 主持人
二、 现场嘉宾
三、 现场观众
四、 话题
五、 谈话环境
参考文献
第八章法制类电视节目形态解析
第一节电视法制节目概述
一、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界定
二、 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三、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分类
四、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特徵
五、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功能
六、 中国法制节目发展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电视法制节目发展趋势与困境
一、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二、 法制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第九章电视纪录片形态解析
第一节纪录片的题材
一、 社会题材
二、 自然题材
三、 学生创作纪录片选题的技巧
第二节纪录片的叙事
一、 设计纪录片的结构
二、 叙事链与故事弧
三、 前期採访努力寻找故事线索
四、 追求故事化、戏剧化,製造兴奋点
五、 掌控好叙事的节奏变化
第三节地域特色纪录片的发展
一、 地域特色纪录片的内涵
二、 国内地域特色纪录片代表派别
第四节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概述
一、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界定
二、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基本特徵
三、 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四、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发展的困境
五、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价值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纪录片年表(1949—2011)
参考文献
绪论1
理 论 篇
第一章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与类型6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的定义与範畴6
第二节电视纪录片的类型与特徵10
第三节电视纪录片的意义与功能18
第二章中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24
第一节西方电视纪录片发展述略24
第二节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述略46
第三章电视纪录片的纪实美学57
第一节纪实美学的传统流派57
第二节电视纪录片对纪实美学的借鉴67
第三节中国新时期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点73
实 务 篇
第四章电视纪录片的选题与拍摄83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的选题83
第二节素材收集与拍摄技巧94
第三节几种特殊的再现手法110
第五章电视纪录片的编辑与加工119
第一节主题的提炼与深化120
第二节叙事方法的选择128
第三节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147
第六章电视纪录片的播出与管理158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的运营管理158
第二节栏目化与频道化的播出165
第三节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路向169
赏 析 篇
第七章外国纪录片赏析176
一、 格里尔逊模式应正确认识和使用176
二、 怀斯曼的直接电影手法如何借鉴?178
三、 美国电视新闻栏目中的短纪录片181
四、 麦可·摩尔纪录片中的行动主义184
五、 《美丽中国》:纪录片与国家形象187
六、 《人类星球》:纪录自然,关乎人文189
七、 《激流中国》:纪录片关注社会现实191
第八章中国纪录片赏析194
一、 “话说”系列:中国特色纪录片的探索194
二、 《望长城》:长镜头与同期声的背后196
三、 《生活空间》与《纪录片编辑室》:普通人做主角199
四、 《远在北京的家》:纪录片与当代的现实主义202
五、 《彼岸》:独立纪录片的追求205
六、 《三节草》:限知视角与口述式纪录片207
七、 《英和白》:纪录片的心灵探索209
八、 《故宫》:传播经典中国文化211
九、 《西藏一年》:人类学视野与国际化运作214
十、 《舌尖上的中国》:对农耕文明的集体缅怀216
参考文献219
后记222"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