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大竹县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9-03-23 10:41:41) 百科综合

大竹县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大竹县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十三五”食品安全监管事业创新发展的起步之年,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四有两责”要求,围绕保障人民民众饮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按照国家、省、市重要部署,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核心,加强日常监管、严格依法治理、强化责任追究、创新监管方式,坚决守住不发生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底线,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落实“四有两责”,全面加强基层监管
(一)严格落实“四有”要求。认真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必须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的“四有”要求。一是建立健全基层监管体系。以实现监管重心下移为目标,大力开展基层监管体系建设,落实乡镇(街道)的属地责任,加强对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其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和协助执法等方面的作用,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横到边、纵到底、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全覆盖“格线化”无缝监管,彻底扫除监管盲区。二是建立部门间常态化的协调联动制度。充分发挥县食安办牵头总抓、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食安委成员单位间信息共享制度、联合执法制度、会议协商制度和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形成部门监管合力。三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系。强化行政监察和问责,深化诫勉谈话制度,实行严格的监管责任追究制,对消极懈怠、推诿扯皮、工作不力,存在失职渎职或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乡镇(街道)、监管部门和企业有关人员,纪委监察部门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四是完善安全监管保障机制。逐步加大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基层监管能力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投入,确保各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二)认真履行“两个”职责。一是履行日常检查职责。强化食品安全日常检查责任,坚持全面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相结合、重点行业和重点品种相结合,尤其抓好学校食堂、集贸市场、旅游景区、建筑工地、农村宴席等高风险区域,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高风险时节,大型餐饮、大型超市、大型企业等高风险行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避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二是履行监督抽检职责。加强检验检测,按照国家、省、市下达的抽验计画,统筹制订年度抽检任务,抓好重点品种抽检频次,减少集中抽样和重複抽样,提高食品抽检监测覆盖率和总体合格率,收集汇总检测信息,组织风险研判会议,依法查处抽验不合格产品。
二、突出监管重点,严格实施过程监管
(一)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準入制度,严肃查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非法添加违禁成分等违法行为,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誌产品,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第一道关口。
(二)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召回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企业培训教育等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授权制度、诚信自律制度、风险分级监督管理制度。严肃食品生产许可制度,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
(三)加强食品市场流通环节监管。全面推进食品溯源工作,继续实施食品送货车登记备案制度,完善食品经营台帐和监管档案,建立市场準入与产地準出的衔接机制,实现食品安全来源可溯、过程可控、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四)加强餐饮消费终端环节监管。严格餐饮服务许可和现场核查,要加大餐饮类食品抽检力度,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和等级公示工作,加快全县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规範化建设,全面启动城区小餐饮整顿工作。
三、严格治理整顿,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一)深化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以农村、旅游景区为重点区域,以学校食堂、农村坝坝宴为重点场所,以白酒、泡菜、竹笋、豆瓣等川产特色食品及腌腊製品、冻肉製品、滷製品、水产品、餐厨用油为重点品种,以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庆为重大时节,综合治理,重拳出击,高压打击违法行为。结合大竹县实际,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以桶装水为重点的包装饮用水等专项整治行动,排查一批风险隐患,查处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二)保持高压态势,严打违法犯罪。坚持以《食品安全法》为统领,以“零容忍”的态度,全面推广“全民执法、亮剑执法、重点执法、联合执法、曝光执法”等经验做法,始终坚持“凡是发现问题必须查处,凡是民众举报必须回复,凡是查处案件必须从严”。强化“两法衔接”,健全落实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及行政监察机关之间的案情会商研判、信息交流共享、联合执法办案、线索移交移送、成果联合发布等机制,坚决杜绝以罚代刑、有案不移,查办一批大案要案。
四、狠抓能力建设,不断夯实监管基础
(一)推进监管手段信息化。以“网际网路+”为平台,建立信息网路体系,及时更新监管数据,确保家底清楚、数据集中、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準确性。
(二)推进监管技术体系现代化。着力强化技术支撑,加快大竹县农产品及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进程,力争区域性检测中心落户大竹。引导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配备快检设备或建立快速检测室,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检测,逐步实现速检点覆盖全县。
(三)推进监管所建设标準化。认真按照《达州市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规範化建设标準》要求,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条件,全面完成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办公用房维修工作,加大执法车辆、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应急处置设施等配套力度,不断提高现场监管效率和水平。
(四)推进稽查执法规範化。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推行“阳光案审”,实行执法办案全程网路监督,规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树立执法人员的底线思维,做到规範执法、文明执法、阳光执法。
(五)推进监管队伍素质化。通过招录、考调等方式,配齐配强监管执法队伍,藉助“千名硕博进达州”平台,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教育培训,认真落实省、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培训的相关精神,抓好思想理论、法律法规、专业技术、模拟演练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纪律严、作风硬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
五、推进示範创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严格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县(市、区)示範创建工作考核标準》和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範县创建工作。严要求、高标準打造各个现场示範点,对创建工作实行定期督查、动态管理,积极探索可複製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新机制、新举措,总结和推广示範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充分发挥示範带动作用。
六、鼓励多方参与,凝聚社会共治合力
(一)强化宣传培训引导。抓好氛围营造,开展声势浩大、上下同步的宣传活动,建立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站,让《食品安全法》入心入脑,让食品生产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切实减轻执法阻力;抓好教育培训,组织好协管员、信息员、食品生产经营者及相关单位的法律、业务和技能知识等培训工作,尤其注重村镇干部、学校及企业责任人的培训;抓好消费引导,在县电视台开闢食品安全专题栏目,及时发布消费提示和风险警示,科学引导大众消费行为,倒逼企业依法诚信生产经营。
(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在政府入口网站、地方电视台权威公布监督抽检、案件查处、核查结果、企业信用等级等监管信息,加强政策解读,不断拓展创新信息发布的渠道、方式,推行“曝光台”,公布“黑名单”。
(三)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大竹县食品行业协会、厨师协会全面运行,严格要求协会制定行规行约、自律规範、职业準则,建立健全準入退出机制,规範内部管理,强化行业自律。
(四)搭建共治共建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投诉奖励专项资金,调动社会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引导作用,构建起食品安全群防群控网路,形成食品安全“人人关心、人人维护”的共治局面。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