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佃农理论:套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

(2019-09-08 07:00:45) 百科综合
佃农理论:套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

佃农理论:套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

《佃农理论:套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是200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五常。

基本介绍

  • 书名:佃农理论:套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
  • 作者:张五常
  • 译者:易宪容
  • ISBN:9787100031202
  • 类别:人文社科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00年08月
  • 语言:简体中文
  • 地区:大陆

内容简介

张五常的《佃农理论》是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今天《佃农理论》之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性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而且其中的几文在期刊上发表后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例如,由Edward Elgar出版社出版的经济理论经典文选的《交易费用经济学》一书,在选出这个学派最有影响与代表的40篇文章中,其中两篇就是《佃农理论》的主要章节。
《佃农理论》196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佃农理论》主要是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其理论的要义是透过某些因素的变动,不管是分租、定租或地主自耕等,其土地利用的效率都是一样。如果产权弱化,或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如果能够定土地为私人产权,明晰产权制度,允许土地自由转让,这是使生产要素与土地发挥最大效率的不二法门。
在本书中,张五常深入地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的本质以及交易费用的关係。现代契约经济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成为现代经济学最热门的论题,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功不可没。
此外,本书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与深入性,还在于文字优美、格式规範,此文亦成了不少经济学学子写作的典範或範文,在英语世界具有广泛的市场。本书由英文原版译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佃农理论
第三章有关分成租佃制的传统观点和对可选择假说的检验
第四章交易的费用、风险的规避与契约的选择
第五章减租对土地转让的影响:补偿性契约再安排的假说与证据
第六章减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增加耕作集约度假说
第七章减租后投入调整的证据
第八章耕作集约度增加:作物选择模式、单位产出及边际生产率
第九章结论
附录A对隐性失业和二元经济假说的评论
附录B中国定额租约和分成契约的地租
参考文献
《佃农理论》:一个学生的回忆
《佃农理论》:另一个学生的一些反思
经济学界的奇才――张五常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