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2019-11-19 15:21:22) 百科综合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是2011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 ISBN:9787513610582
  • 页数:340页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平装: 34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3610582
条形码: 9787513610582
尺寸: 23.6 x 16.8 x 2 cm
重量: 540 g

内容简介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主要内容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其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制度的重大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农村土地制度理论研究人员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流转制度以及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特别是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同时,在积极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和总结了许多新的实践模式。但从总体来看,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征地制度中对农民房屋拆迁的随意性,引发了许多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农村土地发展权受到压抑,在计画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土地用途管制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权,市场规律无法在农村土地要素中实现最佳化配置;城乡土地产权的不平等,由于产权主体虚置、权能残缺,国家征地制度的单向性,使得农民无法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农村土地外部利润;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的权益受到侵犯,表现为制度上对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流转的限制和农用地流转市场的不规範,农民的权益没有具体的保障;宅基地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动力机制、监督机制和运行机制,导致宅基地的无效粗放利用;林权流转不规範现象比较严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目录

前言/001
第一部分 我国农村征地拆迂问题研究
1 导论/001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001
1.2 研究综述/003
2 我国征地拆迁的主要内容及制度演变/008
2.1 征地拆迁活动及主要特点/008
2.2 我国征地拆迁的制度演变及特徵/017
3 我国征地拆迁中面临的主要问题/019
3.1 制度与政策供给方面/019
3.2 补偿安置实施方面/021
3.3 制度改革可能带来的新问题/023
4 强弱冲突下的利益之争:一个利益集团的分析框架/025
4.1 征地拆迁中利益集团发展的非均衡性分析/025
4.2 征地拆迁制度的路径依赖分析/031
4.3 我国征地拆迁问题的外部性分析/037
5 探索征地拆迁冲突解决的调节机制/039
5.1 逐步实现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均衡/040
5.2 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机制/043
5.3 为征地拆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046
第二部分 我国农地使用权抵押制度改革研究
1 绪论/049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049
1.2 研究综述/052
2 我国农地抵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057
2.] 相关概念/057
2.2 农地使用权抵押的必要性分析/059
2.3 农地使用权抵押的可行性分析/061
3 我国目前农地使用权抵押的基本模式及困境/063
3.1 曰前我国农地使用权抵押模式及经验/063
3.2 农地使用权抵押的闲境分析/067
4 逐步建立我国农地使用权抵押制度/070
4.1 农地抵押制度的改革思路/070
4.2 明晰农地产权,完善制度安排/071
4.3 开展复垦增量农地抵押试点/072
4.4 规範农地使用权抵押的运作方式/075
4.5 成立政策性抵押服务巾介/078
4.6 建立农村土地银行/079
5 完善农地使用权抵押的配套制度/080
5.1 完善农地使川权登记制度/080
5.2 完善农地价值评估制度/082
……
第三部分 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问题研究
第四部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户意愿研究:以成都为例
第五部分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第六部分 推进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