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听潮》是河北画家李玉龙的一副中国山水画作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观海听潮
基本信息
近年来,在逐渐涉足当代书画家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发现河北画家李玉龙的中国山水画颇具特色,所绘鹰、虎之类的动物以及水墨、设山水,颇具浓郁的传统笔墨,又呈扎实的写生功底。据悉他是自学成才的,进一步浏览他各时期若干画作后,才领悟到他之所以能自学成才,既基于他的笔耕不辍,更由于他较正确的入门之径。具体讨论其学画经历,对于有志于画艺者当不无裨益。

作者
李玉龙,1950 年生,河北任丘市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多年笔耕不辍,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不断变法求
《观海听潮》
《观海听潮》

新,力求艺术形态诉完美性,深具匠心。在艺术上,不刻意迎合时人,力求写意抒情,作品内容丰富,笔墨酣畅,线条粗犷有力,并以国画传统的手法融入油画的现代色彩,中西画技巧妙结合,逐渐形成了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
李玉龙,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一级画师,中国公共关係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北京谷泉画院副院长,北京华夏名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歌党员,白城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白城市美协副主席。
李玉龙先生为旅京职业画家,近年来,曾在北京、山东、新疆、广东、合肥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我国香港等地举办画展和文化交流。应邀参加了全国当代书画家十人联展,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中华全国书画精品展,中韩第四届美术大展,走进经典2007年度优秀 水墨画家作品邀请展,2008年和谐中华奥运当代艺术精品展。文化部主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展银奖,泰国举办的全球华人品牌大会国际书画展。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中国统一书画展奉献奖。2008年先后参加了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展获金鹰奖,作品《雄风》在2008年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展出。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南海、军事科学院、徐悲鸿纪念馆所、北京国家画院收藏、陈列。
李玉龙先生的美术作品以水墨写意的禽鸟走兽见长,笔墨酣畅浑厚、线条粗劲简练、风格大气豪放。他的工笔画细腻精确,造型準确逼真,极具质感和明暗立体感。尤其是他所绘製的鹰,挺拔雄健、威猛强悍、桀骜不驯、气宇轩昂,或翱翔于碧空蓝天,或搏击于狂风巨浪、傲然挺立于高山峰颠。画出了鹰的神韵。
作品多次发表出版于:《中国画家》、 《中国书画报》 、《中外市长》、《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出版有《李玉龙画选》、《中国画长城巨卷》、《中国全国书画精品选》、《李玉龙国画作品选》、《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丛书李云龙专版》、《彩墨雄鹰画法教材书》;其人名傅略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人名辞典》。
专家评审
安顺(商报鑒宝专家、河南省收藏协会书画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观海听潮》
《观海听潮》

李玉龙1950年生于河北任丘市,以水墨写意飞禽走兽见长,笔墨粗劲泼辣,风格雄伟豪放。在追求笔墨纵逸和气势磅礴的同时,又不失霸悍和外露,粗中有细,方中有润。
在众多题材中,李玉龙最喜欢画的就是苍鹰,他笔下的苍鹰或翱翔于碧空蓝天,或搏击于狂风巨浪,傲然挺立于高山峰巅,画出了鹰的神韵。
而从这幅《观海听潮》中,也能发现李玉龙是一位喜欢使用“中西合璧”手法的画家。从苍鹰的羽毛以及波浪颇具真实感的情况看,此画以素描写生为基础,有扎实的西方绘画功底,但同时熟稔中国画的笔墨勾染技法,虽然全图仍属于中国的水墨画,却已是融入西方画风格的新样式。这幅《观海听潮》价格应当在15万元左右。
意境分析
《观海听潮》图画幅不小,长3.6米,宽1.45米,在现场专门腾出了一大片地方,才得以展开看到全貌。
画面上两只苍鹰屹立在狂涛中的礁石上,挺拔雄壮,气宇轩昂。苍鹰羽毛笔墨细緻,或用细笔勾描,或用水墨晕染,羽毛的毛茸茸的质感以及明暗立体感都很强,造型準确逼真。
而背景的海面波涛汹涌,苍鹰脚下的礁石用勾染相间的手法,石头凹凸斑驳的质感跃然纸上,而宏阔的水面上大浪滔天,使整个画面意境开阔。
《观海听潮》中苍鹰、波浪和礁石造型準确,注重明暗使用等特徵与西方油画有些相似,但勾皴的手法却颇为符合中国画的传统。但整个画面更注重总体的形态气势,不拘泥于物象细枝末节的酷似,因此,与西方大幅的风景画的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