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影像杂誌》创刊于2000年11月,是由山西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和山西省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介绍各种先进医学影像技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实用医学影像杂誌
- 外文名称: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 语言:中文
- 类别:出版,医学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省医学会 山西省人民医院
- 编辑单位:《实用医学影像杂誌》编辑部
- 创刊时间:2000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刊号:CN: 14-1281/R
- 国际刊号:ISSN: 1009-6817
- 邮发代号:22-195
- 定价:12.00元/期;72.00元/年
-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报导内容
包括普通放射、CT、核磁、B超、介入放射、同位素检查等科学。
主要栏目
设为专家论坛、学术论着、论着摘要、病例讨论、病例报告、专题讲座、继续教育、经验交流等栏目。
投稿须知
徵稿範围
a)有关医学影像学诊断、治疗、技术的文章,包括常规X线诊断,CT,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ECT,超声诊断,介入放射学,PET/CT以及各种影像技术等。
b)文章类别有:专家论坛,论着,短篇论着,病例报告,学术争鸣,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继续教育,文献综述,书刊评介,学术动态,会议信息以及读片窗等。
对文稿的要求
a)论点明确,材料可靠,数据準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练,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
b)文章篇幅的要求:论着一般勿超过3 000字,讲座和综述一般勿超过4 000字,短篇论着和病例报告等一般以1 000字以内为宜。
c)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字以内为宜。
d)作者:投稿时作者姓名须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注于同页,常用联络电话、Email地址等应列于文章之后。第一作者简介应附在文稿首页下端,用横线将其与正文分开,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和学位,技术职称,从事工作,研究方向等。
e)文稿一律要求提供电子版,书定格式、标题层次请参照本刊版式。文稿内不常用的外文字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文种等请在页边标明。计量单位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
f)论着需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每一要素应分别列出,有实际内容和具体数据。英文摘要的格式与内容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英文摘要下各加3个至5个关键字。
g)图表:本刊为医学影像杂誌,故图片的质量至关重要。照片图的选择应注重代表性强并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不易辨认的关键部位需用箭头标明。每幅图(包括线条图)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插在相应位置。每幅图都应冠有图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表格採用卡线表,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标号,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表题,连同表号置于表格顶线上方。表格应在文内相应位置列出。
h)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主要的、亲自阅读的5年内文献(非正式出版物一般不用),并在文内引用处按顺序以角码加方括弧标注。论着的参考文献一般在15条以内,综述的不超过20条。文献着录要求项目完整、按序排列、正确使用着录符号。期刊类文献的着录:[文献序号](空格)着者姓名(3名以下者应写全,3名以上者写够3名后再写“等”字,姓名间用逗号,最后1中或“等”字后用圆点;外文期刊用原文标注,用“et al”代替“等”字)。篇名.文献类别标誌码[J].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专着类文献的着录:[文献序号](空格)着者姓名(同期刊)。篇名或书名,文献类别标誌码[M].版次(二版以上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i)统计学符号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準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準误用英文小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係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机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j)论文涉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并附基金证书複印件。
k)稿件请附单位介绍信,不可一稿多投。文责作者自负,但本刊有权进行文字加工和修改。原稿请自留複印件,本部概不退稿。稿件被录用后,即行通知作者,并按规定收取版面费。
l)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本杂誌社所有,本刊除以纸质载体形式出版外,有权以光碟、网路期刊等其他形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或提供信息服务,赠送第一作者当期杂誌1册。
m)基金项目类稿件请注明,可由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表。
来稿请寄: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实用医学影像杂誌》编辑部,邮政编号:030012
期刊目录
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可行性 | 赵明增; |
64层螺旋CT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 | 纪文华;白志勇; |
下期要目预告 | 本刊编辑部; |
低剂量数位化X线摄影在尘肺诊断中的套用 | 孙政文;杨永贵;吴连伟;郭岗; |
尘肺CT扫描方案的探讨 | 李艳;成启华;杨永贵;朱柳红;许志坚;郭岗; |
敬告作者 | 本刊编辑部; |
肺结核的不典型CT徵象分析 | 陈智慧;冯远贞;司徒敏婷;刘红宣; |
套用超声的不同方法评价健康成人左心房机械功能 | 李滨滨;吴红宁;曹怡;王燕; |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 | 高钧亮;董志永;王俊; |
血管源性急腹症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 黄建康;吴志娟;朱玉春; |
对作者署名的要求 | 本刊编辑部; |
螺旋CT对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诊断价值 | 吴树荣;任建英;魏太生; |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 | 本刊编辑部; |
小肠内疝CT表现(附11例分析) | 乔智红;王家强;许际华;蒋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