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西安综合保税区,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规划面积6.1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展示交易、出口加工、保税物流、文化保税、辐射服务为特色的外向型经济产业体系,通过与西安铁路货柜中心站、西安公路港的功能叠加,实现 “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内陆港功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西安综合保税区
- 政府驻地: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 电话区号:029
- 邮政区码:710026
- 地理位置:西安国际港务区
- 面积:6.17平方公里
- 火车站:西安铁路货柜中心站
- 规模: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综合保税区
介绍
2008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将在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西安发展建设中国大型国际陆港、打造特大商贸物流新城和全球商贸物流中心的重任,交付给刚刚重新组建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真正的大规模、大动作推进从此时开始。2010年7月1日,西安铁路货柜中心竣工开通,而在此前的4月20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验收,作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两大基石,西安铁路货柜中心站和西安保税物流中心的竣工建成,标誌着西安国际陆港口岸服务功能初步成型,西安的城市功能也即将迎来一个新拐点。
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是陕西省西安市“十一五”规划物流龙头项目,已被省政府列为争取国家
“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西安市人民政府同意西安国际港务区由西安浐河经济开发区规划、设计,整体开发建设。
秉承“十一五计画”,港务区吸引世界友人的关注。“十二五计画”的起航,港务区再接再厉,引领中国内陆港新兴建设。引来世界人民高度关注以及国家政府支持。2010年11月4日,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日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覆。建成后,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服务业示範园区。
西安综合保税区,于2011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位于西安市东北部,总体规划用地6.17平方公里,是西北第一个封关运营和规模最大的综合保税区。作为高度开放的特殊经济区域,综合保税区具有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商品展览展示、检验检测、口岸物流等功能,它整合了海关所有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是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
功能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保区藉助起保税物流及口岸功能,以及西安铁路货柜中心站、西安公路码头等具有强大运力项目的有效叠加,实现沿海港口服务功能内移、就地办单的大通关功能。充分展现以现代商贸物流为特色,建设以区港联动为核心,以海铁、公路等多式联运方式为路径的大型内陆港口。
目前,西安综合保税区(一期)1.36平方公里已全部建成,2013年9月17日通过了国务院十部委的验收,12月23日封关运行,成为西北第一个封关运营的综合保税区。




2013年9月17日,西安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牵头的国家10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具备了封关运行的基本条件。 12月23日,西安海关正式对西安综合保税区进行封闭监管,同时对外办理综保区的各项海关业务,标誌着陕西省首个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为陕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再添一“助推器”。
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标誌着陕西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布局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为陕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再添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器”。作为陕西第一个封关运行的综合保税区,西安综合保税区对于陕西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对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尤其是依託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全面提升陕西的经济外向度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标誌着陕西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布局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为陕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再添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器”。作为陕西第一个封关运行的综合保税区,西安综合保税区对于陕西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对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尤其是依託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全面提升陕西的经济外向度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安综合保税区通过与西安铁路货柜中心站功能叠加,辐射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以及西北内陆地区,涵盖陕西全境以及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内蒙古、山西等省份。
开展业务
1) 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
2) 国际转口贸易
3) 国际採购、分销和配送
4) 国际中转
5) 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
6) 商品展示
7) 研发、加工、製造
8) 港口作业
2) 国际转口贸易
3) 国际採购、分销和配送
4) 国际中转
5) 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
6) 商品展示
7) 研发、加工、製造
8) 港口作业
9) 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其他相关
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情况简介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主要是依託电子口岸,建立口岸监管部门与电商、物流、支付等企业系统联网对接信息平台,掌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各环节的準确数据和状态,实现口岸监管的前推后移、分类通关,科学统计,以及全程无纸化通关管理,方便企业快速通关,有效解决企业出口结汇、退税等问题。
2014年3月19日海关总署正式批覆印发了《关于西安市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的复函》,明确由西安综合保税区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委託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下属公司(西安国际陆港保税物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跨境电商试点(产业园)的建设、招商和运营。为承载跨境电商及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并做好相关支撑服务,在西安综合保税区内规划设立了西安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同时搭建并运营西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商贸基础信息资源,规範电子商务数据标準,搭建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提供电子商务通关、物流、数据交换、外贸协同、商务信息、商务信用等综合服务,并为国内跨境消费者提供实名身份备案、年消费额度控制、税单查询、商品防伪溯源查询等服务,提供一条阳光、便利、放心的跨境网购新渠道。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已完成,可以开展进出口货物交易、通关、物流配送、支付结算贸易等一系列工作。
2015年2月12日,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购进口首单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完成通关,这意味着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平台(进口)投入试运行。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开放包容,加强五通”和李克强总理“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指示,西安综合保税区着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打造“网上丝绸之路”,积极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依託西安综合保税区开展进出口货物交易、通关、物流配送、支付结算贸易等一系列工作,平台永久域名为iesroad,中文名称为“洋货码头”。登录西安跨境电商平台网站,即可购买来自全球的进口商品。
该平台的官方网址也别有深意。iesroad即为“网上丝绸之路”(IE Silk Road)的英文组合,将成为继“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西安港”之后,陕西和西安开展国际贸易、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又一个重要平台,搭建起一条便捷的“网上丝绸之路”,成为陕西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支撑。
西安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将这种新型贸易方式带入陕西,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陕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极大拓宽了陕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提升陕西、西安民众生活品质。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促进多边资源最佳化配置与企业间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使他们非常容易获取其他国家商品信息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西安国际港务区已成为西安乃至西北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聚集区,“洋货码头”做好跨境电商企业的服务后台,成为国际、国内优质产品的网上交易中心和线下集散中心,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这对于身处内陆腹地的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尤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同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路径。开办了“洋货码头线下体验区”和“西安港Ulife进口商品直营店”,西安综合保税区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和全省保税进口商品体验店的幕后支持平台。
2015年9月22日,西安国际港务区的“Ulife西安港进口商品直营店”正式开业,开业后直营店营业额逐步提升、屡创新高,店内的商品质量及销售价格获得的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Ulife的火爆,最直观的体现了西安国际港务区“港”的功能对市民生活的影响。“Ulife西安港进口商品直营店”依託“西安港”港口功能优势和西安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全力打造进口商品线上与线下集中展示交易的平台,通过“海铁联运、保税仓储、城市配送以及线上线下互动”的商业创新模式,集仓储物流、终端零售、分销批发、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目前,Ulife主要经营进口食品、酒类、生鲜、母婴用品、日化产品等五大类民生商品,产品来自23个国家,共2500多种单品。
西安国际港务区于2015年7月成功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