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是2008年8月1日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钟大能
基本介绍
- 书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
- ISBN:7505873318, 9787505873315
- 页数:357页
-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丛书名: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平装: 357页
ISBN: 7505873318, 9787505873315
条形码: 9787505873315
尺寸: 20.2 x 14 x 1.6 cm
重量: 299 g
作者简介
钟大能,女,1968年9月生,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税收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发表的文章主要有《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核算研究》、《论公共财政管理中的预算执行控制与监督》、《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其公共财政支撑状况的调研报告》、《在西部民族地区完善财政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我国财政制度的完善与贫困落后地区财政的调适》、《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研究》、《构建我国西部地方公债制度的理论设计》、《中国财政风险的成因及其舒缓》、《财产税制的国际借鉴》、《邓小平财政思想探微》、《客观分析税收优惠的两种局限》等,合着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财政研究》。
主持多项校极课题,主持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补偿机制的形成》,其中期成果《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其公共财政支撑状况的调研报告》获国家民委2006年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内容简介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从外部效应及其公共风险防範的视野,建立一个基于外部效应与其公共风险防範分析的新的框架,在此框架下将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到纠正环境资源领域的外部效应、防範其产生环境公共风险这样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研究,从而就为生态环境建设为什幺是而且必须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政府防範和化解环境公共风险必然通过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来实现,由此展开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进而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论证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国性公共产品的属性,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补偿机制的形成、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考察分析后,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规範框架,最后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的调整与完善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目录
导论
第1章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係
1.1 生态环境及其衡量指标
1.2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第2章 生态环境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2.1 分析框架——外部效应及其公共风险的防範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外部效应及其环境风险分析
2.3 生态环境建设的公共产品区域属性分析
第3章 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分析
3.1 生态补偿机制的一般分析
3.2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导类型——财政补偿机制
第4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4.1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评述
4.2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从地方性到区域性、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演进机理
第5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其财政补偿机制分析
5.1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其财政补偿机制形成的总体考察
5.2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其财政补偿机制形成的典型省区考察
5.3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的现状评析
5.4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的规範框架
第6章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6.1 总体思路——建立一个长效、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
6.2 两类财政补偿机制的投资和补偿标準的调整核算框架
6.3 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6.4 生态环境建设税收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6.5 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推进
6.6 塑造廉价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