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配套教学案例分析》是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树义。本书收纳了大量的案例,并以案例为原点,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以及案例争点给予讲解和分析。
基本介绍
- 书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配套教学案例分析
- ISBN:9787040252415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1日
图书信息
丛书名: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课程案例分析教材
平装: 24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040252415
尺寸: 22.4 x 16.8 x 1.2 cm
重量: 322 g
作者简介
张树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学历:硕士。职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职务: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诉讼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兼职: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专家组顾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专家谘询委员;宜昌市政府、广州市政府、瀋阳市政法委法律顾问等职。研究领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主要讲授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比较行政法外语语种:英语。
代表作:《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行政法学综述与评价》、《冲突与选择: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独着)、《行政契约》、
获奖情况:199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2004年获中国政法大学十大名师奖。
2005年获法学院优秀教师奖。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行政法背景分析》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科研项目:行政诉讼法的行政法学支撑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进行中)。公产制度研究校级项目(项目进行中)。
内容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配套教学案例分析》基于高教版的核心课程主教材并以此为基本框架编写。目的是丰富和延伸主教材的内容,为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供便利。全书以课程主教材的章节体例为基準,主要由下列项目构成:案情简介——所选案例为真实案例并具有典型性,对案例内容、审判结果给予必要的剪裁、处理,使其简明扼要。问题梳理——以案例为原点,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以及案例争点给予讲解和分析。法理分析——运用法律原理、概念或学说,解释案例涉及的焦点问题,同时传授学生从案例中发现法律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堂讨论——根据章节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设定此项。所选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複杂性,以其作为课堂讨论和课下练习之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帮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提示——针对上述典型案例,以思考题的形式给出重要的和关键的知识点提示、避负、学生分析时出现偏离。
目录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案例一:一般行政与公共行政
案例二:行政法的渊源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一:信赖保护原则
案例二:正当程式——公正原则
案例三:正当程式——公开原则
案例四:依法行政原则
案例五:正当程式——参与原则
案例六:行政合理性原则——比例原则
第三章 行政主体
案例一:行政主体资格
案例二:行政主体与民事主体
案例三: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
第四章 行政公产
案例:公产致害赔偿
第五章 行政行为概述
案例一:行政行为的违法、无效与撤销
案例二:联合执法行为
案例三:行政行为的效力——越权无效
第六章 行政立法
案例一:行政“立法”不作为
案例二:法律保留与法律优先
案例三:立法冲突与适用
案例四: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冲突
第七章 行政许可
案例一:内部管理行为与行政许可行为
案例二:越权许可无效
案例三:行政许可的实施依据
案例四:行政许可程式
第八章 行政处罚
案例一:处罚法定原则
案例二:简易程式与一般程式的适用
案例三: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
案例四:行政处罚的效力
案例五:行政处罚程式法定
第九章 公务行政
案例一:公务行政的概念
案例二:公有设施致害的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
案例三:公务行政与BOT
案例四:公务行政的基本原则
第十章 行政契约
案例一:行政契约的含义
案例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契约
案例三:行政契约的缔结
案例四:行政契约的履行
第十一章 行政救济
案例:行政救济的途径
第十二章 行政複议
案例一:行政複议受理範围
案例二:行政複议管辖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概述
案例一:法院在行政诉讼中的主要职责
案例二: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案例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受案範围
案例一:受案範围确定标準
案例二:受案範围确定标準一人身权、财产权标準例外
案例三:不受理的案件——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
案例四:不受理的案件一重複处理行为
案例五:应受理的案件——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案件
案例六:应受理的案件——行政检查行为
案例七:应受理的案件——行政不作为
案例八:应受理的案件——公安局强制调解行为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管辖
案例一:对複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案件的法院管辖
案例二:对限制人身自由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案件的法院管辖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案例一:行政诉讼原告——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原告起诉
案例二:行政诉讼原告——必要共同诉讼中的原告
案例三:行政诉讼原告——合伙企业的原告资格
案例四:行政诉讼原告——相邻权人原告资格
案例五:行政诉讼的被告——派出机构的被告资格
案例六:行政诉讼的被告一複议机关不作为
案例七:行政诉讼的第三人——申请加入
案例八:行政诉讼的第三人——依职权追加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证据
案例一:先取证、后决定规则
案例二:举证时限
案例三:原告的举证责任
第十八章 诉讼程式
案例一: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案例二:行政诉讼中的抗诉、法律适用和解释规则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的特殊制度与规则
案例一: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
案例二:撤诉与一审过程中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十章 行政诉讼的结案
案例一:行政判决类型之履行判决
案例二:行政案件的非诉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章 国家赔偿概述
案例: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第二十二章 国家赔偿的範围
案例:侵害人身权的刑事赔偿
第二十三章 国家赔偿主体
案例一: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案例二:刑事赔偿义务机关与置后赔偿原则
第二十四章 国家赔偿程式
案例一: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式
案例二:行政赔偿程式
案例三:刑事赔偿程式
第二十五章 国家赔偿方式与计算标準
案例一:精神损害的国家赔偿
案例二:再审时数罪中只有一罪被宣告无罪的国家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