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汉语常用字,读作diǎn,最早见于篆文,其本义是斑点,即《说文解字》的“小黑也。”后引申为污迹、液体的小滴、引火等义。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点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异体字:㸃点奌
- 部首:灬
- 五笔:HKOU
- 笔画:9
- 笔顺:丨一丨フ一丶丶丶丶
- 字码:U:70B9;GBK:B5E3;郑码:IDJU
-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1469)
- 平水韵:上声二十八俭
字源演变

点,会意兼形声字。繁体和篆文“点”(图A)字由“黑”和“占”(图A2)构成。“黑”作意符,“占”字表示占ト用的龟甲兽骨上有文字,整个字的意思是东西上有像字那幺大的黑东西,由此产生黑点的含义。“点”字以小篆的形体为基文发展成图(B)隶书和图(C)楷书的“点”。现在,又根据宋元俗字以“局部删除”法把“点(繁体)”字简化为图(D)的简体“点”字。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diǎn | 名词 | 细小的黑色斑痕。 | spot;dot;speck | 《说文》:点,黑也。 | 斑点;墨点 |
小滴。 | drop | 宋辛弃疾《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雨点 | ||
汉字笔画名。 | point | 点撇;三点水 | |||
数学名词。数学上表示小数的符号叫小数点,省称为“点”。 | decimal point | ||||
几何系统,尤指欧几里得的几何系统中未下明确定义的成分之一。 | point | ||||
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 | dian, one fifth of one of the five two-hour periods into which the night was formerly divided | 唐王建《宫词一百首》:五更三点索金车,尽放宫人出看花。 | |||
点钟,时间单位,等于时钟每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 o'clock | 九点 | |||
糕饼类小食。 | pastry | 茶点;点心 | |||
方面。 | aspect | 特点;重点 | |||
节奏;节拍。 | beat | 点拍 | |||
一种特製响器,两端作云状,名为云板,也称点。旧时官署、邸宅以打点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 board | 《红楼梦》:雨村尚未看完,忽闻传点。 | |||
运销各式各样产品、供应和设备的零售店,最初是为人口稀少地区服务的。 | country store | ||||
一定的处所或程度的标点。 | point | 据点;沸点 | |||
规定的时间。 | definedfime | 準点;误点 | |||
动词 | 引申为玷污。 | stain | 《汉书·司马迁传》: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 点污;点染 | |
用笔加点。多用以描绘物象,审识章句,或表示删除的意思。 | put a dot;delete | 《尔雅·释器》:灭谓之点。 | 点化 | ||
指定,选派。 | appoint | 《乐府诗集·木兰诗》:可汗大点兵。 | 点菜;点将 | ||
旧时对官吏的选派、委放。 | select and appoint | 点差 | |||
指点,提说。 | give directions | 点拨 | |||
暗示。 | hint | 点眼 | |||
查对,检核。 | check | 清点 | |||
引燃,燃。 | light up | 点火 | |||
评论。 | review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点文 | ||
(用开水)沖,泡。 | pour | 点汤 | |||
中,着。 | hit | 点鼓 | |||
短暂接触。 | touch | 《徐霞客游记》:猴首之足,亦仅点半趾,跃陟甚难。 | |||
选,选拔。 | choose | 点绣女 | |||
向下微动。 | skim | 蜻蜓点水 | |||
掉下漏出,外溢或挤出成滴状的液体。 | drip | 点眼药 | |||
装饰。 | adorn | 点缀 | |||
量词 | 有些但不确定的量、数、範围或程度。 | some | |||
表示少量。点儿化。 | a little |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孤光一点萤。 | |||
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多用于否定式。 | the least bit |
(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十】【黑部】点
小黑也。从黑占声。多忝切。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正韵》:并多忝切,音玷。《说文》:小黑也。
又《正韵》:点注也。《尔雅·释器》:灭谓之点。注:以笔灭字为点。
又《玉篇》:检点也。
又《广韵》:点画。
又《正韵》:更点。
又《广雅》:污也。《太史公报任安书》: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又《集韵》:之廉切,音詹。人名。鲁有丰点,齐有鲍点。
又《集韵》:丁贺切,音哆。草叶坏也。《齐民要术》:故墟种麻,有点叶夭折之患。
又《集韵》:都念切,音店。亦污也。《束皙·白华诗》:鲜侔晨葩,莫之点辱。
![]() | ![]() |
四库全书本《说文解字》书影 | 同文书局本《康熙字典》书影 |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点”的篆书书法 | “点”的隶书书法 | “点”的楷书书法 | “点”的行书书法 | “点”的草书书法 |
篆书书法 | 隶书书法 | 楷书书法 | 行书书法 | 草书书法 |
音韵汇集
字头 | 小韵 | 韵目 | 韵部 | 韵母 | 反切 | 声调 | 声母 | 声符 | |
---|---|---|---|---|---|---|---|---|---|
上古音系 | 点 | 点 | 谈 | 占 | |||||
广韵 | 点 | 点 | 忝 | 添 | 多忝 | 上声 | 端 | ||
中原音韵 | 点 | 点 | 廉纤 | 廉纤齐 | 上声 | 端 | |||
洪武音韵 | 点 | 点 | 二十二琰 | 盐 | 多忝 | 上声 | |||
分韵撮要 | 点 | 点 | 第二十兼检剑劫 | 兼 | 阴上 | 端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