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伋不失信于童》是范晔编着的《后汉书》中的一篇,记载了郭伋诚信的品质。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郭伋不失信于童
- 创作年代:南朝刘宋
- 作品出处:后汉书
- 文学体裁:文言文
原文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注释
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
西河美稷:地名。
讫:完毕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野
亭:郊野外的亭子。
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
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
译文
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幺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启示
1.要有礼貌;
2.要勇于改正错误;
3.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
4.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
5.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
6.做人要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