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号(日本语:タカオ)重巡洋舰,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所属巡洋舰。于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1927年4月28日开工,1930年5月12日下水,1932年5月31日完工服役,暂时编入第7舰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高雄号巡洋舰
- 服役时间:1932年5月31日
- 国家:日本
- 日本语:タカオ
- 类型:巡洋舰
二战时期重巡洋舰
从军事角度看“高雄”号重巡洋舰,能基本符合军方提出的要求。但战斗中出现了问题:舰桥过于庞大,足足有10层楼高,在双方火炮对抗中,舰桥会受火力攻击,当舰桥被击中后里面的指挥人员都会战死和受伤。由于当时并没有雷达等先进技术,战前侦察和战斗中有良好战场环境是很重要的,所以日本在设计时的思路是对的。日本在战前军事演习中也发现这个问题,但日本没有英美有很丰富的改装经验,日本只是加装舰桥装甲了事。另一方面,舰桥过大过重也影响了航速和航行。
1938年高雄号重巡洋舰在舞鹤工厂进行了大改装,舰体增加水下隔舱,加强稳定性和对鱼雷的防护;大型化舰桥缩小工程,使舰体重心下降。用四联装鱼雷发射管替代双联装发射管。后烟囱与第4炮塔之间的上层建筑拆除,原位于后烟囱之后的桅桿向后移到第4炮塔前,上甲板增设遮蔽甲板作为航空甲板供水上飞机停放;改装高射炮,提高防空能力,改进指挥设施。
1945年7月31日,停泊在新加坡的高雄号重巡洋舰遭到英国袖珍潜艇攻击受伤,丧失了出海作战的能力,只有困居港内。日本投降时仍未修复。战争结束后1946年10月29日,被英国海军沉于马六甲海峡。
高雄号重巡洋舰

标準排水量 | 9,800(吨) | |
满载排水量 | 15,500(吨) | |
舰长 | 204.5(米) | |
宽 | 19(米) | |
吃水 | 5.1(米) | |
动力装置 | 4x叶轮机 12台锅炉 | |
轴数 | 4 | |
动力输出 | 130,000(马力) | |
航速 | 35(节) | |
舰载燃油量 | 2,571(吨) | |
续航力 | 8,000/14(海里/节) | |
主炮配置 | 5座双联装203毫米 | |
副炮配置 | 4座双联装127毫米 | |
防空火力配置 | 8座三联装25毫米、2座双联装25毫米,8挺13毫米机关枪 | |
鱼雷发射管 | 4座四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 | |
载机 | 2架水上侦察机,1架水上观察机 | |
舰载雷达 | - | |
舰员 | 750(人) | |
日文名 | タカオ |
甲午战争时期舰船
高雄号巡洋舰由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日本语罗马字:Yokosuka Navy Yard)製造,1886年10月30日开工,1888年10月15日下水,1889年11月16日完工。
舰船为钢骨铁皮,排水量1750吨,舰长70.4米,宽10.5米,吃水4米,载煤300吨,主机功率2330匹马力,双轴推进,航速15节,航行以蒸汽动力为主,辅以风帆动力,全舰编制220人。
主要武器为150mm克虏伯炮4门,120mm克虏伯炮1门,75mm克虏伯炮1门,25mm4管诺典费尔德机关炮2门,380mm鱼雷发射管2具。
“高雄”舰为日本第一艘採用钢骨铁皮结构的军舰,代表了日本当时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甲午战争时隶属于西海舰队,参加了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等海防舰。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三舰队第七战队担任津轻海峡的警备舰。1911年4月1日除籍,1912年3月27日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