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华语电影大奖是现今华语地区唯一一个囊括两岸三地电影作品,由100位权威影评人评选,由香港《香港电影》杂誌主办、内地《看电影》杂誌协办的奖项盛世。大奖旨在发掘华语影坛优质电影新视角,此外,影评人独具个性的评语也是大奖的特色之一。2009年12月份举办第一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优质华语电影大奖
- 2009年12月:份举办第一届
- 主办:由香港《香港电影》杂誌
- 独具个性:的评语也是大奖的特色
基本介绍
首届大奖的颁奖礼简单而隆重,最佳导演许鞍华,最佳女主角鲍起静,最佳女配角陈丽云,最佳编剧岸西、吕筱华等悉数出席。凭《立春》获得最佳女主角的蒋雯丽特地从北京飞往香港,而四料影帝张家辉也专程赶来,为拿到手软的2009年画下完美句号。除获奖者外,多为香港电影界重量级电影人出席担任颁奖嘉宾,包括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陈嘉上,香港编剧家协会副会长庄澄,寰亚综艺集团主席林建岳,以及着名影评人兼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舒琪等分别为得奖者颁发奖座和奖状,共同分享2008年华语电影的辉煌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专程从台湾赶来的钮承泽(《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呼吁大家关注台湾电影的发展,台湾电影人致力于拍出有内容的商业片,并透露《痞子英雄》电影版正在筹拍中,期待与大家见面。从北京赶来的最佳女主角得主蒋雯丽一袭黑色礼服端庄亮丽,美丽冻人。她坦言这是今年继罗马电影节,金鸡奖后,第三次凭藉《立春》获得女主角的殊荣;并笑言希望在第二届华语优质电影大奖中再次获奖。在稍后的媒体提问环节中,她也指出,此次大奖让香港观众了解到除大製作商业片之外的大陆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影帝张家辉(《证人》)低调回应,将奖项的获得归功于背后精良的创作团队。此次大奖最大的赢家是《天水围的日与夜》,囊括最佳导演奖(许鞍华),最佳编剧(吕筱华),最佳女主角(鲍起静),最佳女配角(陈丽云)等多项奖项。
获奖列表
第一届
(2009年)
奖项 | 获奖人及作品 |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编剧 | 岸西《亲密》 吕筱华《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男主角 | 张家辉《证人》 |
最佳女主角 | 鲍起静《天水围的日与夜》 蒋雯丽《立春》 |
最佳男配角 | 王学圻《梅兰芳》 |
最佳女配角 | 陈丽云《天水围的日与夜》 |
最佳男新人 | 余少群《梅兰芳》 |
最佳女新人 | 徐娇《长江七号》 |
三地影评人评选十部优质华语电影排名:
名次 | 港台地影评人票选 | 内地影评人票选 |
1 | 天水围的日与夜 | 天水围的日与夜 |
2 | 海角七号 | 立春 |
3 | 叶问/非诚勿扰/九降风 | 梅兰芳 |
4 | — | 海角七号 |
5 | — | 李米的猜想 |
6 | 文雀 | 叶问 |
7 | 证人 | 千钧。一发 |
8 | 亲密 |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
9 | 李米的猜想 | 我不卖身,我卖子宫 |
10 | 立春 | 文雀 |
第二届
(2010年)
由数万计读者,经25位港台地区、75位内地影评人与电影学者、业内人士共同参与,囊括2009年度70余部华语电影与近百位电影从业者,拉票活动近400天,由《香港电影》主持、《看电影》协力的“第二届优质华语电影影评人票选”结果揭晓。在这个风生水起的年代,他们只是推动电影轮盘的动力之一,鼓掌、并肩、我们一起在路上。
奖项 | 获奖人及作品 |
---|---|
最佳导演 | 戴立忍《不能没有你》 陈德森《十月围城》(内地影评人票选) |
最佳编剧 | 韦家辉/欧健儿《再生号》 |
最佳男主角 | 王学圻《十月围城》(港台影评人票选) 黄渤《斗牛》(内地影评人票选) |
最佳女主角 | 惠英红《心魔》 |
最佳男配角 | 谢霆锋《十月围城》 |
最佳女配角 | 叶璇《意外》(港台影评人票选) 江一燕《南京!南京! 》(内地影评人票选) 陈冲《二十四城记》(内地影评人票选) |
最佳男新人 | 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
最佳女新人 | 李宇春《十月围城》 |
三地影评人评选十部优质华语电影排名:
名次 | 港台影评人票选 | 内地影评人票选 |
---|---|---|
1 | 再生号 | 十月围城 |
2 | 不能没有你 | 不能没有你 |
3 | 音乐人生 | 风声 |
4 | 窃听风云 | 斗牛 |
5 | 十月围城 | 天水围的夜与雾 |
6 | 风声 | 疯狂的赛车 |
7 | 斗牛 | 二十四城记 |
8 | 二十四城记 | 音乐人生 |
9 | 阳阳 | 窃听风云 |
10 | 意外 | 南京!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