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岳山(山名)

(2019-10-16 05:31:33) 百科综合
岳山(山名)

岳山(山名)

岳山是陕西省宝鸡市的的一个山名,乾隆时期被《敕修陕西通志》作为陕西名山绘图列于卷首,在山上有许多特色建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岳山
  • 外文名称:pig
  • 地理位置:宝鸡市
  • 气候类型:亚热带
  • 占地面积:264平方千米
  • 开放时间:9:00--15:00
  • 景点级别:4A级景区
  • 门票价格:12元
  • 着名景点:大门口

简介

吴山 原名好山,亦称岳山、吴岳,位于宝鸡市宝鸡县新街乡西北的庙川村。

历史沿革

乾隆《敕修陕西通志》将华山、吴山作为陕西名山绘图列于卷首。吴山峰峦连绵,有17座。其中以镇西峰、大贤峰、灵应峰、望辇峰和会仙峰最为着名。镇西峰位于其它四峰之中,卑而独秀,诸峰列峙,被视为吴山主峰,历代帝王赐封吴山之号,即为此峰。大贤峰位于镇西峰之左,凝峭插天,秀拔突起,有产然拱肃之状,故之名大贤峰。峰右有四座山峰。灵应峰在镇西峰之右。峰下有池,值岁天旱,乡民在此祈祷雨水,每每灵验而名。峰左有二小峰,右有一峰。会仙峰在灵应峰之南,层峦叠翠,林窈幽窕,时有高士逸人,游栖于此,故名会仙。峰北有一小峰,南有四座小峰。望辇峰在大贤峰之左,秀出群峰,形若北顾,好似有所企盼,故名望辇,左有几座小峰。
吴山吴山

建筑特点

吴山自隋以后,便有许多建筑,是为历代帝王祭扫方便而建。这些建筑以吴岳庙为主,是一颇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吴岳庙在吴山下2公里处。庙宇鳞次栉比,巍峨堂堂。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宫殿建筑辉煌,亦甚壮观。庙内的吴岳塑像中堂而坐,文武大臣手持统板,肃立两旁。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山门前的陶马,马脚直立,四蹄攒动,马耳短促,跃跃欲奔。庙宇大门两侧有坐狮
两座,两根盘龙铁旗桿顶端铸有二层方斗,四角竖有四支小铁旗,下垂四个铁马。庙内建筑分两部分,东院有翠竹莲池,西院钦差馆。吴山还有御香亭、仰止亭、漱玉亭、振衣亭、啸月亭、望海亭、珍珠娘娘庙等建筑。漱玉亭翘溪水之旁,可观直泻而下的瀑布。啸月亭头的月照山阴。望海亭上远眺秦川万顷碧波。上有三十八盘,中有七十二司,水帘映日。天柱插空,乃吴山一大美景。
吴山吴山
吴山冈峦嵯峨,石峰挺拔,其中以镇西峰、大贤峰、灵应峰(最高峰,海拔1841.9米)、会仙峰、望辇峰最为高峻秀异,即史誉的"五峰挺秀"。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此山"叠秀云天,崩恋倾返,山顶相捍,望之常有落势"。
从周代开始,吴山就作为国之西镇,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开始设立吴山神庙。后历代皇帝对吴山之神不断加封,吴山之下的吴山庙规模也越来越大。解放前,仅庙院内的石刻就达150余通。登临吴山,奇峰间景致迭生,美不生收。从山脚下的西镇吴山庙开始,沿一水河入山,接踵而至的便是王师岭、笔架山、天地犁沟、一天门、西镇灵湫、回心石、餐霞洞、阎王砭、判官池、手扒崖、玉皇湫、真人洞、大锦屏、小锦屏等四十余处胜景。特别是灵应峰下的"漾水崖",细流挂于三十余米高的绝壁上,飞泻飘蕩,随风化珠,文人墨客誉景为"晴岩飞雨"。

现状

如今的吴山,大多数古建筑和碑刻遭劫毁没,从西镇吴山庙院存留下来的明、清时代的大钟可以看出这座官家祠庙昔日的辉煌。山间石壁上,还留有古人摩刻的"云根雨脉"、"五峰挺翠"等数处岩刻。近年来,一些道教洞观开始复兴,国家批准建立吴山森林公园,已对外开放,接纳各界朋友观光旅游。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