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

(2019-07-15 23:25:17) 百科综合
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是西泠印社2001年01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晓斌。

基本介绍

  • 书名: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
  • 作者:王晓斌
  • ISBN:9787805175096
  • 页数:46
  • 出版社:西泠印社
  • 出版时间:2001-01-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丛 书 名:经典法帖临摹与创作丛书

内容简介

《麻姑山仙坛记》书法端严雄秀,为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其字横轻竖重,字形相向,用笔易方为圆,以转代折,笔姿轻妙。宋欧阳修《集古录》谓:“此记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原碑久佚,在明代为雷火所毁,故拓本稀少。翻刻甚多,皆失真。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唐大曆三年(768年)年近花甲的颜真卿赴任抚州剌史,他多次登游麻姑山,对这里优美而神秘的色彩感触良多。大曆六年(771年)四月,他再次登麻姑山,游览仙坛。是时,书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记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场的神话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楷书字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余字,笔力刚健浑厚,开阔雄壮,布局充实,大气磅礴,被历代书家誉之为“天下第一楷书”。

媒体评论

出版说明
朱妙根
书法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瑰宝。历代曾涌现过不少书法名家,他们留下了不少精品,成为后世临摹的法帖。近年来,书法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加强,深受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所喜爱。他们在学习和书写过程中,很想从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汲取养料,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又想能儘快掌握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这是当今书法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书写者的这一要求,我社特编辑出版这套《经典法帖·临摹与创作丛书》,分别为《工羲之兰亭序临摹与创作》《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临摹与创作》《米芾苕溪诗帖、蜀素帖临摹与创作》《智永真书千字文临摹与创作》《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临摹与创作》《孙过庭书谱临摹与创作》等。
本套丛书分临摹及集字创作作品两大部分,临摹部分以範字为分析对象,着重讲解笔法与结构,使之能完整地学习法帖的真髓,掌握学书的最基本的本领。集字创作作品部分,则以唐宋诗文,历代名联佳句,且以条幅、横披、对联、扇面等多种形式加以示範,目的是供学习者作创作参考,儘快掌握书法艺术的创作本领。这是前人未做过的工作,相信学习者通过系统地学习,从中既可以巩固所学碑帖的笔法结体,又可领略诗词联句的优美意境,不但能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而且寓学于乐,陶冶情操,儘快完成书法创作的过程。
2001年1月

目录

第一章 颜真卿及《麻姑山仙坛记》简介
(一)颜真卿生平简介
(二)颜真卿书法的师承及其成就
(三)《麻姑山仙坛记》及其艺术特色
第二章 基本笔画笔法归类分析
(一)点和点的变化
(二)横和横的变化
(三)竖和竖的变化
(四)撇和撇的变化
(五)捺和捺的变化
(六)钩和钩的变化
(七)折和折的变化
(八)挑和挑的变化
第三章 偏旁部首归类分析
(一)字头的归类
(二)字底的归类
(三)左偏旁的归类
(四)右偏旁的归类
第四章 结构归类分析
(一)独体字的变化
(二)合体字的变化
第五章 集字联句创作欣赏
第六章 同字异形选编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